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粮食的需求,向中国相对匮乏的耕地资源提出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短缺,水土资源紧张的形势日趋严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保障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确保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进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能够调整我国国家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还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中国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本文主要从现代农业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立足于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现状与趋势,分别论述了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展望,通过比较分析,选取了适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的模式,最后对实施路径进行了探析。现代农业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主要从现代农业的内涵着手,比较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的研究,进而展开了现代农业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研究。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制定基础是对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现状以及趋势的判断,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表明,我们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上作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获得大量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在坚实的理论根据下,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制定,主要有三种生产模式可供选择,主要包括内部供给型模式,对外依赖型模式和内外结合型模式,本文重点论述内外结合型模式,并分析指出了这一模式是未来适合我国的粮食安全发展模式。制定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必须考虑到立足国内、适度进口原则,依据国情、循序渐进原则,两个市场、双向平衡原则,理性规避风险的原则,兼顾大局,多元化操作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因地适宜原则诸原则,并且还要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现有的经济社会结构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必须以法律政策支持保价护航,同时做好一系列的保障工作,包括制度、政策、资金、技术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