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温湿地有机质厌氧降解的温度敏感性及纳米四氧化三铁促进甲烷产生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青藏高原若尔盖湿地及东北的冻土、沼泽和稻田是我国低温湿地的典型代表,虽然处于低温地区,依然观测到明显的甲烷排放。目前这些低温湿地甲烷的产生和排放对气候变暖将如何响应还未知,因此,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这四个低温湿地甲烷产生的温度敏感性。研究表明,甲烷产生的温度敏感性可划分为低温范围(<20℃)和中温范围(20℃-35℃),在低温范围内,温度敏感性更高。乙酸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ceae是低温条件下的优势产甲烷菌,随着温度升高,氢型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ales,Methanomicrobiales和Methanocellales的相对丰度会有所增加。mcrA基因丰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表明温度升高刺激了产甲烷古菌的生长。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以乙酸型产甲烷为主,随着温度升高,甲烷产生途径发生转变,变成乙酸型和氢型产甲烷途径。总之,甲烷产生的温度敏感性的变化与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和甲烷产生途径在不同温度的转变有关。互营作用普遍存在于有机质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中,而氢气和甲酸在互营氧化产甲烷过程中起着电子载体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的互营氧化产甲烷过程中存在直接的种间电子传递,因此本研究以若尔盖湿地土壤为供试土壤,分别以乙酸、丙酸和丁酸为底物,通过添加导电性物质nanoFe3O4进行富集培养,研究体系中是否存在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富集培养体系nanoFe3O4处理均显著促进甲烷产生,由二氧化硅包覆nanoFe3O4后形成的nanoFe3O4@SiO2导电性降低且其不具备促进甲烷产生能力,而纳米石墨的添加明显的促进甲烷产生,但相同浓度下其促进作用小于nanoFe3O4。通过分子手段以及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研究体系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丁酸互营氧化产甲烷体系主要的细菌是Syntrophomonas,主要的产甲烷古菌是Methanobacteriaceae;丙酸互营氧化产甲烷体系主要的细菌是Pelotomaculum,主要的产甲烷古菌是Methanobacteriaceae;而乙酸为底物的体系进行乙酸裂解产甲烷,主要的产甲烷古菌为Methanosarcinaceae。总之,本研究证明nanoFe3O4对甲烷产生有促进作用,但是没有证据显示在乙酸、丙酸和丁酸富集培养体系中存在直接的种间电子传递。
其他文献
离子交换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它影响着土壤等带电颗粒表面性质、颗粒间相互作用、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双电层结构等,进而影响到众多的微观过程及宏观现象。离
该文采用南宁2009—2017年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相关数据,应用DEA模型中的BCC模型、CCR模型分别分析广西南宁物流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分析投入产出指标是否存在
钢渣矿物的晶型比较致密、缺陷少,是其水化活性较差的主要原因。研究了三种有机外加剂(三乙醇胺、二乙醇胺酯和三乙醇胺酯)对钢渣-矿渣复合胶凝体系水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液
期刊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卫辉市华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