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IPO效应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板市场是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的成立。但是从过去两年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表现来看,其个股业绩增长率却低于主板和中小板个股,这样的总体成绩显然不令人满意,抱有高期望的股票投资者更是利益受损。从各国股市的发展历程来看,通过新股发行的企业在上市之后经营业绩下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IPO效应”,“IPO效应”已被证实存在于国外证券市场、我国香港创业板市场、我国A股市场和中小企业板。本文以从2009年10月30日到2010年8月10日间在创业板上市的10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息税前利润(EBIT)、主营业务收入和总资产利润率这几个最常见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各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IPO效应在我国新成立的创业板市场是确实存在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有无风险投资背景、企业上市批次、样本企业在上市之前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是引起中国创业板出现IPO效应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商业银行在产品、服务、流程及分销渠道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如何增强创新活动实践以达到客户最大满意度,已成为各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