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1.5%,城镇人口将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历史性拐点。从吉林市的角度,县域经济发展事关整个吉林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事关整个吉林市的小康社会建设。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如何与行政生态环境实现良性互动,从而降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摩擦”成本,将会成为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从行政生态学的原理上看,行政生态环境对县域经济发展从规划上、政策上、服务上以及舆论上都具有导向功能;在项目上、资金上都具有集聚功能;同时又具有源自改革开放、科技支撑、信息共享、司法保障、机制创新的推动功能。但通过对吉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的调查得知,以上的种种功能,在吉林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无论从县域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来看,吉林市的行政生态环境都不尽如人意。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吉林市县域行政生态环境改进,本文将从推进县域行政体制改革、正确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切实转变县域行政管理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积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