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消费已经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人们不仅要求其质量充足,而且更关心蔬菜的内在品质,包括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等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被媒体曝光的一系列蔬菜安全问题更引发了人们对蔬菜安全生产的思考。山东省寿光市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以创建“全国最大最安全”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目标,从蔬菜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入手不断探索机制创新,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对完善的蔬菜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本文就以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按照以下思路展开:通过阅读专著和查阅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蔬菜质量安全研究现状以及保障蔬菜质量安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为研究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总体来看,国外的蔬菜质量安全研究要比国内早,工作要比国内细,成效要比国内好,具体体现在四方面:蔬菜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方面、蔬菜质量标准方面、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和蔬菜质量安全支持方面。在蔬菜质量安全体系中,法律法规是控制蔬菜质量安全的基础,质量标准是控制蔬菜质量安全的依据,管理是控制蔬菜质量安全的主体,支持是控制蔬菜质量安全的保障,四者缺一不可。紧接着从寿光市蔬菜生产的条件、蔬菜生产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入手,简单介绍了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农业生态环境、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蔬菜质量检测力度、蔬菜流通四个方面分析了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对寿光市安全蔬菜生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行了研究,寿光市主要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发展合作经营、构建销售渠道、扶持龙头企业、鼓励科技创新等四项激励机制以及强化法律规章,加大处罚力度;推行标准生产,纳入管理系统;严格质量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实行市场准入,淘汰违规产品;建立追溯制度,明确细化责任等五项约束机制对寿光市蔬菜生产进行管理。最后针对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不足,从加强宣传、依靠科技、推广技术、加强监测、加快流通、引导消费六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寿光市蔬菜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