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狄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而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一曲《涉江》,唱彻天地,回荡今古,成为不朽的千古绝唱。屈原笔下的溆浦,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地貌以山地为主,层峦叠嶂,因其解放前交通不便,很多民居建筑得以保存,这些民居以独特的地域特色、风格独特、建造精美艺术魅力,吸引众多建筑史学家、学者对其进行关注;另一方便,传统民居也以极快的速度在消失。所以,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测绘及现代化的设备,得到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从中挑选出价值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本文中,笔者从溆浦地区传统民居的存在现状和其地域特点的视角出发,对其境内龙潭镇乌峰村、阳雀坡村进行深入考察,并对溆浦传统民居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形成因素。归纳总结了溆浦民居的地域特点,为今后的建筑创作提供了传统建筑元素及建筑语汇方面的参考,同时,提出一些看法和策略措施,有利于对优秀民居进行保护和更新;并在怀化其他传统民居的保护中推广好的保护原则和策略。论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研究溆浦民居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我国民居建筑的研究现状、所取得的成果、民居建筑研究方法的应用介绍,为本论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依据。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溆浦地区的历史沿革、经济、文化及民俗,对下文进行溆浦传统民居的地域特点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溆浦民居的村落特点,构成要素,并且归纳总结其村落的文化空间意象。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上,对溆浦龙潭镇区域内不同的单体民居平面形式、空间形式、空间布局和意境进行分析,得出溆浦民居的地域特点,并且挖掘其成因;对溆浦民居中的传统构造方法,建筑材料以及营建机制进行分析;从建筑装饰技艺、类型、特点等角度归纳溆浦民居的装饰艺术。第五部分为全文的总结,概括了溆浦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针对阳雀坡村、乌峰村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建筑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策略措施针对它们保护和更新,并在怀化其他传统民居的保护中推广好的保护原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