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T GDI汽油机排气微粒浓度及粒径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匮乏,缸内直喷(GDI)汽油机因具有排放少、油耗低等优点受到了关注,但GDI汽油机的燃烧方式与柴油机相似,导致GDI汽油机微粒排放较高。本文首先研究了稳态工况下速度、负荷和三效催化转换器(TWC)对GDI汽油机微粒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瞬态工况下不同的速度和负荷区间和TWC对GDI汽油机微粒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转速特性下,小负荷时随着转速的增大,微粒数量浓度曲线第一个峰值先减小再增大,第二个峰值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中负荷时随着转速的增大,微粒数量浓度曲线第一个峰值先减小再增大,第二个峰值逐渐增大,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大负荷时随着转速的增大,微粒数量浓度曲线第一个峰值先减小后增大,第二个峰值先减小后增大,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2.负荷特性下,低转速时随着负荷的增大,核态和聚集态的微粒数量浓度都先增大后减小,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中转速时随着负荷的增大,核态微粒先增后减,而聚集态微粒则整体减小,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再减小;高转速时随着负荷的增大,聚集态微粒数量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核态微粒数量浓度逐渐减小,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3.低转速小负荷区间瞬态工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粒数量浓度核态区域内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微粒数量浓度在聚集态区域内有增大趋势,数量浓度几何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4.中转速中负荷区间瞬态工况和高转速大负荷区间瞬态工况变化规律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工况开始时,微粒数量浓度整体是逐渐增大的,分析是由于转速负荷突然增大,喷油增多,产生较多微粒,气缸内温度较低,不利于微粒的进一步氧化,从而导致此时的微粒排放相对较高。5. TWC对微粒的催化效率随着微粒粒径的增大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并在120nm粒径附近达到最小值;对核态和聚集态微粒数量浓度整体的催化效率都较高,可以达到60%~70%。6.HC浓度、CO浓度、NOx浓度、核态和聚集态微粒浓度、油耗与λ值、缸内温度、缸内气体流动等因素关系密切。本项研究展示了GDI汽油机排气微粒的实验结果,可以更精确的反映GDI汽油机微粒排放的特点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微粒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排放法规的制定指明方向。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系统运营的安全性一直是当今铁路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作用下车辆系统动力学方程和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的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直播方式下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和水稻单一种植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系统相比,稻鸭
简述了生态农业发展研究动态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的总体构思,并对综合配套技术、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酯、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聚乙二醇300等辅料的安全与增溶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辅料的增溶情况,采用溶血性和刺激性试验评价
通过Science Direct数据库查阅了近10年有关肾损伤标志物的报道,对肾小管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一些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已在实验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降解细胞内聚集的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及功能。UP
竹节石是一类已灭绝的分类位置至今仍存在争议的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和泥盆纪海相地层中分布广泛。除全球可对比的竹节石生物地层已建立并被广泛使用外,竹节石研究整体上仍处
从自然、人为等角度出发,结合河北省及其区域内各生态区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特征,针对不同生态区的特点,重新选择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等6个影响因素中更适用于当前生态环境评价的2
近年来,在东秦岭-大别地区取得了找矿新突破,尤其在其东部的大别山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重要斑岩型钼矿床,新增钼资源量达300万t以上,充分显示了大别山地区的成矿潜力。千鹅冲
党中央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其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这一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