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鸡肉蛋白制备调味基料研究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i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鸡肉蛋白为原料,通过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风味蛋白酶(Flavorzyrne)酶解,研究了酶解鸡肉蛋白和木糖分别在微波和常规条件下美拉德反应后的呈味效果,探讨了微波对美拉德反应的呈味影响,将微波美拉德反应产物作为调味配料,与市售品牌鸡精进行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1.通过正交实验,以水解度(DH)和酶解液风味评价为指标,确定两种酶的酶解最佳条件。风味蛋白酶酶解优化条件:水解时间5h,温度40℃,pH4.,固液比1:6,酶用量0.3%,此条件下水解度40.63%;碱性蛋白酶酶解优化条件:水解时间4h,温度50℃,pH9,固液比1:4,酶用量15/μL/g蛋白质,该条件下水解度达44.54%。酶解液在最佳条件下风味及苦味评价显示:风味蛋白酶酶解液呈味较佳,苦味值0,有较强鲜味。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呈味效果略次,无苦味,鲜味弱于风味酶水解液。 2.微波条件下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酶解液(Flavorzyme水解5h/10h)-甘氨酸-木糖体系:在pH7.0、木糖浓度1.5%~2.5%、甘氨酸浓度1.5%条件下,微波功率1000w,处理4min,可以得到鸡脂香、焦香味浓郁,香势较强,口感浓厚、饱满、鸡汤鲜味醇厚,色泽(褐色)诱人的反应产物;酶解液(风味酶水解5h/10h)-L-半胱氨酸-木糖体系:辐射处理时间4min,微波功率1000W,pH6.5~7.5,木糖浓度2.O%,L-半胱氨酸浓度0.1%~0.15%,反应产物口感饱满、浓厚、回味悠长,具有诱人的鸡脂葱香、鸡肉香混合的香气特点,香势很强,口感浓厚、饱满、鸡汤鲜味醇厚,反应液呈姜黄色。水解10h的鸡肉蛋白酶解液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品口感、嗅感更理想。酶解液(Alcalase水解5h)一甘氨酸一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的优化条件:辐射处理时间4min,微波功率800W~1000W,pH5.0~5.5,木糖浓度2.5%,甘氨酸浓度2.0%;酶解液(Alcalase水解5h)-L-半胱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的优化条件:辐射处理时间4min~4.5min,微波功率1000W,pH6.5~7.0,木糖浓度2.0%,L-半胱氨酸浓度0.2%。该两种体系下的美拉德反应产品,口感、嗅感都远不如风味蛋白酶酶解液在相同体系下的美拉德反应产品的风味。 3.常规热处理条件下美拉德反应:酶解液-甘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产品风味焦香浓郁、肉香逼真,香势较强,口感饱满程度、鲜味醇厚度与微波条件下的产品相似,色泽(红褐色)诱人。酶解液-L-半胱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产品风味:口感饱满,具有大葱脂香、肉香混合的香型特点,香势较强,反应液颜色呈姜黄色,与微波条件下的产品相似。 4.将微波处理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和其它调味配料按一定比例调配,可得到口感圆润、饱满,香气鲜浓的自制汤状调味料,冷冻烘干得到固体粉状调味料,香味总体评价较佳优于市售品牌鸡精。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健康的状态和环境,因此园林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园林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且能
本研究工作制备了四种新型的质子导电膜,包括:Nafion/磷硅玻璃质子导电玻璃膜、离子液体/多孔SiO2质子导电玻璃膜、PEI-PCFG/磷硅玻璃/PEI-PCFG超薄自支撑质子导电膜和Nafion
本课题以茶叶为研究对象,将红外光谱法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利用茶叶的中红外光谱建立了一套基于投影显示法的茶叶种类的判别方法,实现了对茶叶种类的鉴别。本课题共收集全国名茶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5N1亚型自1997年香港爆发后重挫全球经济,威胁公众健康。AIV H5N1的高致病性和高变异性给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带来极大的困难。为
学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随着发动机技术和性能不断提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很容易出现旋转失速和喘振故障,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因此,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
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取水作为水电站技术供水方式的一种正被逐渐推广应用。顶盖取水是将顶盖止漏环与转轮止漏环间不作功的泄漏水作为技术供水的水源,具有节能、清洁环保、安全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极限余热回收和超低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燃烧技术之一,在钢铁冶金、玻璃、陶瓷、水泥等行业
本文以低参数微型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对适用于炊事挂车系统的低参数微型向心汽轮机进行了开发研究。用其将挂车系统过剩的低品味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动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从而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活性碳纤维吸附CO2性能,主要探索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载乙醇胺的方法提高材料对CO2脱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