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滋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坛,大约还没有哪位作家像迟子建那样如此深情的驻足东北、近观东北、书写东北。三十余年的创作,她用充满温情的眼光“玄览生灵,沉淀沧桑”,为东北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历史传奇书写了六七百万字的作品。无疑,迟子建用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写出了属于“文学东北”一份独特的“滋味”,在这份“滋味”里,东北饮食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了很大的审美内涵与张力。故本文以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梳理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呈现和饮食书写与文本解读的关系,探索迟子建小说大量饮食书写的根源,发掘迟子建小说中饮食呈现的文化内蕴和美学意蕴。除前言结语外,本文拟从三个大的章节论述:第一章就作家作品,在文本细读与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归纳迟子建小说中饮食书写体现出的三种独特的文学“滋味”。第二章就作家作品与世界,基于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整体把握,探讨迟子建小说饮食书写的创作立场与生命之“味”。第三章就作家作品与读者,结合文学史中名家作品有关饮食书写的传承与发展,探讨迟子建小说中饮食书写的文化意蕴与审美特征,并尝试定位迟子建小说文学“滋味”的文学史意义与当下其写作中饮食书写的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基本情况 2012年12月25日,由宁国市供销合作社牵头,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了宁国市电子商务协会,成为宣城市第一家网商组织。截至目前,协会拥有会员700多名,148家网货供应商、30余
白鹿洞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凝聚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蕴含着深厚的道德教育底蕴,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瑰宝,在推动传统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散发了独特光芒。白鹿洞书
4月底,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召开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进试点实施方案各项任务的落实,强调在4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对外汉语课堂衔接语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起连接课堂环节和推进教学步骤的一类语言现象。对外汉语课堂衔接语(以下简称课堂衔接语)是在初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
违章处罚是我国煤矿普遍采用的一种负向激励方式。为了增加处罚的威慑,煤矿更多采用较高处罚金额的手段,而忽略了惩罚概率这一同样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不确定惩罚下的
无论是当代还是古代,艺术向来都不是脱离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的。随着中国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本土性的艺术发展相较于2008年以前,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的面貌
人类的大脑具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机制,多年以来,很多国家的学者一直在深入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大脑成像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人脑的探索从最开始的解剖定位发展到人脑活动
明代是文人崇古尚风雅极为繁盛的时代,尤其在明代中晚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让社会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好物之风尤盛。《长物志》是这一环境下集大成者的优秀作品,本文基于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的严重副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身体各方面功能减退尤易发生。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肺功能不全,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