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50年代初,新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税制以来,中国的税制改革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1994年分税制的提出,是我国税制改革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将对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分税制改革初步奠定了地方税体系的框架,然而几年来的运行也暴露出现行地方税的种种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税制积极效应的发挥。因此,进一步深化地方税改革,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税体系,无疑是完善我国税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税收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地方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与地方税相关的几个概念分析入手,界定了地方税的内涵,分析其本质特征和地方税体系的构成,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不同角度山发,深入分析地方税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阐述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及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税权划分的原则,进而明确了地方税确立的一般原则,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立和地方税改革提供理论上的依据。通过对我国地方税历史变迁的简要回顾和地方税现状的描述,分析我国现行地方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我国与美国、英国等在地方税管理体制、地方税税制结构、地方税收入规模、地方税征管机构设置等四个方面的国际比较,从中吸收和借鉴对我国地方税建设有益的国际经验,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地方税提供现实依据,进而针对我国地方税存在的问题,分析地方税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出深化地方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完善地方税的若干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