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度包络的地震高频辐射反演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频地震波的辐射特征对于提高地震震源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合理的高频地震震源模型,模拟宽频带地震动场具有重要意义。九寨沟、芦山、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在九寨沟,芦山,汶川地震后,获得了大量的主余震加速度记录,为高频辐射的反演提供了数据依据。本文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考虑几何扩散和介质阻尼衰减,以各个台站合成与观测包络差的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差分进化法来反演各个子断层的高频辐射强度、上升时间以及破裂到时。基于上述方法反演九寨沟、芦山及汶川地震高频辐射,并与低频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位错分布对比分析高低频地震波辐射特征的差异。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利用九寨沟地震断层附近的台站51JZB、51JZW、51JZY三分向加速度记录反演断层面高频辐射特征。研究表明,断层面上高频辐射区域位于凹凸体处和震源以下东南方向的断层下部边缘处;位于断层边缘的高频地震波可能源于破裂的停止;地震高频地震波产生在破裂速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九寨沟地震高频辐射区域和余震的分布之间不存在明确的联系。2.利用芦山地震近场7个台站的水平加速度记录反演断层面高频辐射特征。研究表明,高频地震波产生于破裂停止或者破裂速度变化较大的区域。断层面上的凹凸体是高低频辐射最强的区域。高频辐射较强的断层面的边缘及凹凸体的周围的低频地震波辐射则很弱。这表明芦山地震的地震波辐射过程是很复杂的。高频地震波辐射与余震分布也不存在明确的关系。3.利用汶川地震近场17个台站的水平加速度记录反演断层面高频辐射特征。研究表明,汶川地震断层面的高频辐射分布较为复杂,断层面上位于近地表处的高频辐射强度较大的区域伴随着较大的位移滑动,同时具有较多的余震分布。高频辐射区域的上升时间都比较短,破裂速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对应较强的高频辐射。
其他文献
将PBL方法应用到软饮料工艺学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中。软饮料实验教学实施PBL方法,能够促进理论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PBL方法应用到软饮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当前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的定位,是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重庆地区的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建设都起步较晚,又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些课题。
阐述了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型,分析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及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诱因、危险因素,论述了PE早期诊断的意义及方法,介绍了PE的几种诊断技术和
以典型的基于MEMS的FP腔结构为例,用传输矩阵方法推导了考虑反射相移的半峰全宽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此解析表达式分别模拟了考虑反射相移的半峰全宽与干涉级次和FP腔两反射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