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回顾性观察性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ge1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死亡率居第六位。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感染地区,全国有8000万慢性HBV感染者,约有2000万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炎病人,近700万肝硬化患者,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约37万例,其中绝大多数是由HBV感染引起的,其他肝癌病因包括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次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而欧美地区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癌较多。当前肝癌的总体预后仍然很差,美国的肝癌五年生存率仅为18%,而我国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显示五年生存率仅12%。近十年来,肝癌早筛早诊和治疗等相关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诊断方面,新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液体活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望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治疗方面,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等新药的陆续上市,使肝癌的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针对肝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HCC患者多学科协作诊疗,提升了肝癌的早诊率和改善了总体治疗效果。然而,当前临床实践中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总体生存率偏低。因此,通过临床实践中真实世界研究队列,深入研究各种治疗方案对HCC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肝癌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本中心自2012年开始,依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长期随访队列,建立了回顾性和前瞻、观察性的HCC真实世界研究队列,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望为治疗和管理HCC患者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HC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接受TACE治疗后的HCC患者170例,包括恩替卡韦治疗组114例,对照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56例。记录治疗前基线的人口学资料、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指标、AFP水平、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以及治疗后4~8周和随访终点的疾病进展,观察患者的短期和长期临床获益(总生存期)。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治疗前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以期发现与HBV再活动的相关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期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间差异性。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乙型肝炎再活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8.4%vs 28.5%,χ2=2.272,p=0.132)。恩替卡韦治疗组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56.2%、30.3%和13.2%,对照组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60.6%、27.2%和16.3%。两组在总体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755)。结论:是否抗病毒治疗、HBV DNA水平、血小板、HBeAg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只有HBV DNA水平是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恩替卡韦能有效的减少肝脏毒性的发生率,即恩替卡韦组与对照组的肝毒性发生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但恩替卡韦组的肝功能恶化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25.4%vs 26.8%,P=0.851)第二部分 目的:评估二线治疗方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不可切除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94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记录患者治疗前的血常规、血生化、肿瘤分期和肿瘤影像学特征、既往接受的治疗策略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直至患者随访截止或失访或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截至末次随访,共有15例患者失访、31例死亡、48例存活。总体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1.9%;总体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1.3%。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 6.6 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尚未获得;1年累积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2.3%。3级以上不良事件主要有血小板减少(7.4%)、腹痛(4.3%)、肝炎活动(4.3%)、白细胞减少(4.3%)、腹泻(3.2%)、手足综合征(3.2%);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HCC患者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患者疼痛治疗不足,护士疼痛管理知识缺乏,迫切需要培养疼痛治疗专科护士。疼痛管理核心胜任力跨专业专家共识为改善疼痛教育质量提供基础,包括4个维度:疼痛的多维性、疼痛的评估与测量、疼痛的治疗及知识应用。国内有基于胜任力构建疼痛治疗专科护士的知识、临床实践教学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未见应用以上疼痛管理核心胜任力的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目的基于疼痛管理核心胜任力设计疼痛治疗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并评价培
学位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术后植入体周围迟发性肿胀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探讨人工耳蜗植入体周围迟发性肿胀的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与资料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中心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1425例患者,术后出现植入体周围迟发性肿胀26例,其中5例为复发病例。采用统计学比较不同切口类型、植入体类型、肿胀诱因的复发率和首次肿胀出现时间情
学位
目的:合并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否从姑息性原发肿瘤切除术中获益目前依然存在很大争议,同时缺乏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来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随机对照试验因入组病例困难,病例数量严重不足,最终被迫终止试验。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数据库)来评估姑息性原发肿瘤切除术是否与合并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脏和(或)肺部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学位
目的:回顾分析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植骨不融合的危险因素,旨在提高ACDF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ACDF手术的患者143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发病时长、随访时长、合并症)、手术资料(植骨材料、手术节段及数目)、临床疗效(满意度、疼痛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的可靶向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miR-18a-5p和miR-22-3p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8a-5p和miR-22-3p以及PBMCs与miR-18a-5p和miR-22-3p的比值在诊断和预测MetS的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抗癫痫药物,由于水溶性低,其体内生物利用度较差,临床上常需要较大用药剂量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类药物。由于卡马西平晶型稳定,结构呈电中性,难以成盐,目前主要采用共晶方法来提高其溶解度,但关于CBZ溶解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将从实验(相溶解度理论)和理论(色散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导体可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日渐加速,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10年前大大提高,而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纤维化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心脏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大量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取代坏死的心肌组织保持心脏结构的完整性,非梗死区由于室壁张力的变化发生间质反应性重塑,即心肌间质出现细胞外基质沉积。然而,细胞外基质过度的沉积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