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词搭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i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动词是动词中的一个小类,其语义的复杂性和语法功能的灵活性使其成为了动词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了解心理动词的搭配对象,总结心理动词的搭配特征,是掌握心理动词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方法。对于动词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而言,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搭配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汇中的三十三个心理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它们分成了思考类、感知类、知晓类等九个语义类别。我们利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提取了它们的搭配词,并结合《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和《汉语动词用法词典》,获得了它们的典型搭配。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将它们在述宾短语、状中短语、述补短语中的搭配情况呈现出来,并将搭配词分成了不同的义类。接着,我们借助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留学生使用心理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偏误多发生在述宾短语中,引起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语义的混淆。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对心理动词搭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思路和建议。我们认为,心理动词搭配研究成果可为编纂外向型词典补充原始材料,完善外向型词典中的搭配信息;还可为对外汉语课堂中的生词教学、词语辨析等环节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助于理清心理动词使用规则,拓宽课堂教学思路。
其他文献
汉语全浊声母的清化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语音演变规律。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清化类型可以分为七类,而在山西方言中就有四种之多,分别是:(1)平送仄不送—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声音是它的形式,意义是它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语言不可能脱离语音而单独存在,语音教学也就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内容。因此,语音学习效
声调的区别特征是我们对语音感知的最重要的信号,巴基斯坦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声调偏误现象。面对这一现状,文章通过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巴基斯坦留学生的
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新课改的推行,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任务型教学随之提出,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明显的教学优势,就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而言,任务型教学要求英
人际关系与语言密不可分。一方面,人际关系影响交流时词汇的选择与话语的表述;另一方面,语言的选用又体现了特定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语言是建立和维持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论文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如融资问题、绩效问题、风险管理问题和品牌建设问题等的研
我国与泰国往来已久、关系密切,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和对泰汉语教学的迅速发展,泰国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本篇论文以泰国明满学校孔子课堂作为研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的两个意义相近、用法相似的人称代词“别人”、“人家”。首先,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这两个人称代词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在句法方面,“别人
追溯语言研究历史,传统语境的内涵与定义是由原籍波兰的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的。这一内涵与定义的提出,也正标志着他学术研究领域的转变:不在单一热衷于人类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