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变化驱动力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千秋万代。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人类获取基本农产品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耕地保护问题被认为是当前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的重点和核心问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通过对耕地变化驱动力的研究,分析耕地面积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提出耕地保护对策和措施,成为了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寻钦州市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及其规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耕地保护对策。研究中,采用了钦州市2001年—2010年的土地利用、经济、人口、农业等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分析影响钦州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政策因素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在总结主要驱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对各主要驱动力因素与耕地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主要驱动力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情况。为了准确判断未来钦州市耕地保护的形势,本论文还通过总人口与耕地面积模型、灰色模型、回归分析法对2015年和2020年的耕地数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在得到耕地变化主驱动力因素和未来耕地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角度,结合钦州市实际,提出耕地保护对策建议。本论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一是钦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二是钦州市耕地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农业因素和政策因素是钦州市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农业因素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粮食单产提高,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政策因素对耕地变化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政策取向影响到耕地面积的增减。三是预测钦州市2015年和2020年的耕地数量约为241276公顷、239300公顷,钦州市能够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但是,耕地中含可调整地类面积过大,耕地保护压力依然很重。四是钦州市可以探索明确农民作为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管住耕地放开非耕地、统筹推进土地整治、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等措施,加强耕地保护。本论文以钦州市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钦州市耕地变化趋势分析、主驱动力分析和对未来耕地面积预测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钦州市耕地保护工作的参考。本论文提出的耕地保护对策建议,是基于钦州市耕地保护状况基础上,从加强耕地保护的角度上提出的,既值得钦州市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也为广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创新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正> 目次一、引言二、东周遗址的分布、堆积情况与城墙的轮廓 三、城墙构筑技术与後期修补利用情况四、城墙的堆积断面与年代问题五、结语一、引言西周初年,周王朝在洛
<正> 一、引言 1954年春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在洛阳勘察古城,这是继勘察之后的一次发掘工作。发掘分西、中、东三区进行。东区位在洛阳电厂南面、旧军营马路西
随着女性从性别、种族、阶级的压迫中逐渐解放出来,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权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在我国,女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
都市圈崛起是区域发展的显著现象,并且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在回顾都市圈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界定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修正
特低渗油藏的勘探、开发在我国油气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自身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其渗流规律、开发方式、剩余油分布特征都有别于常规油藏,开展特低渗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
<正>我先简单讲一下我的观点: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合约执行机制和金融风险。现在关于温州民间金融的说法很多,比如民间借贷、民间金融的合法化,我觉得许多话都是隔靴搔痒。金
在革命工作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有着很大的社会影响。毛泽东勤俭节约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含义。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持艰苦朴
高等院校在中国“网络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如今的高校网站作为网络宣传的信息平台,早已脱离单纯追求功能的时代,网站界面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把有效的信息放在界面上,还要
层间氧化作用成因的砂岩型卷状铀矿床的原地浸出已在我国北方成功开展多年,对我国铀矿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卷状矿体的卷头和翼部矿体物质成份及赋存环境的差异。目前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肠球茵、乳杆茵和芽孢杆茵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