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铣削电主轴热特性分析及热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degr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控机床对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主轴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电主轴热变形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研究电主轴由热产生的热变形及如何补偿热误差对数控机床精度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高速铣削电主轴的热态特性及热误差预测模型展开分析及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高速铣削电主轴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电主轴的结构及主要热源。根据传热学理论,深入研究了电主轴的传热特点。根据其热源及传热方式及特点,详细计算了电主轴热源的生热率和对流等边界条件。特别对电主轴单元主要的生热与传热元件——主轴轴承的传热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能量守恒理论,利用离散热节点的方法,建立了热阻网络,利用热节点微分方程确定了主轴轴承接触热阻等主要的传热参数。(2)建立了主轴轴承接触区热阻的电主轴热态分析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电主轴单元温度场及热变形规律作了深入研究。研究了转速对电主轴单元温度的影响,探讨了电主轴热位移的变化规律,及主轴前端的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改善主轴轴承的润滑方式,减少电主轴单元的热变形影响的方法。(3)搭建了电主轴试验平台,提出利用电主轴温度场分布规律布置温度传感器的试验方法。根据试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二元一次线性回归与二元二次线性回归热误差补偿模型的预测精度及稳定性。同时,提出了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对径向神经网络的精度进行了评定,并与多元线性回归热误差补偿模型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转速对轴承温度场有较大影响,温度随转速升高而增大,转速升至6000r/min后温度幅值上升较大,且轴承中的热梯度受到接触区热阻的影响,随着转速的升高轴承内部温差增大。(2)冷却系统对电机定子有明显的降温和均化电主轴温度场的作用;在中低转速下,轴承座温度与定子温度的仿真值与实测值接近;通过仿真分析,改变轴承的润滑方式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度,进而减少电主轴热变形;主轴前端轴向热位移最大,且在温度场稳定前变化较明显。(3)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热误差补偿模型中,二元完全平方热误差预测模型精度及稳定性上都优于二元一次模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径向热位移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而对位移较大的轴向热误差补偿率较低且鲁棒性较差。相比多元线性回归热误差补偿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无论在精度还是稳定性上都更好,更适合用于电主轴热误差补偿建模。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及创造文化、思想、理论、科学的机构,理应遵循“教育之理”和“学问之理”。然而,现实的大学中却长期通行“行政之理”、“权力之理”。这种“理”相对于本真的“大学之理”而言,可以说就是“非理”(不是理)。而这样的形态会使大学知、行分离,性质扭曲,意义式微。审视大学“不讲理”的形成原因,可见是由于政府职能错位、并由此导致的大学与政府关系不合理所致。要让大学象大学,让大学产生应有的
以转子系统为主体的旋转机械在机械产业屡见不鲜,关于转子动力学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验研究也是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一些商业公司销售的转子实验台可进行轴心轨迹绘制、振动频谱分析、刚性转子动平衡、挠性转子动平衡实验等。但是,这些试验台局限于结构形式固定、尺寸单一,影响了实验研究的多样性,而且因为卧式结构设计使转子振动响应受重力影响,可能产生附临界现象,影响了实验研究的可靠性。为
对学生来说,考场即战场,可再怎么严肃的考试,也架不住糊涂的考生,总有一次考试,会留下你的各种囧。纵横考场十余载,经验零星,教训倒是一大把,可得长点心了。胡伏生(灵璧第一中
对于我这样一个政策咨询研究出身的教书匠来说 ,《黄河边的中国》一书最大的诱人之处 ,就在于曹锦清教授通过私人路径进入调查现场 ,揭示出从官方渠道无法完全看到和确切把握
期刊
近4年来,通化铁路分局党委注重入党启蒙教育工作,扩大积极分子队伍,为发展新党员提供了雄厚基础和可靠保证。1、党委重视,把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日程。通化铁路分
期刊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操纵方便性和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自动变速器的装车率也不断提高。由于受成本制约,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汽车上采用手动变速箱,手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时代的特点和党的任务联系起来,同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赋予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