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面临不同增长机会时,融资政策、股权集中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期能够从融资政策制定和股权结构配置等方面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增长机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等;
第二部分文献回顾,并阐述本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第三部分研究设计;
第四部分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及政策意义;
第六部分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根据高增长机会条件下的“投资不足”命题和低增长机会条件下的“过度投资”命题提出研究假设:假设(1-2),公司面临高增长机会时,资产负债率、股利支付率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假设(3-4),公司面临低增长机会时,资产负债率、股利支付率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假设(5),当公司面临不同增长机会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价值均有重要影响;与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两种股.权结构相比,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价值提高。
选取我国制造行业647家上市公司2000-2004连续五年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选定股权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作为增长机会的代理变量,划分高增长组与低增长组。
本研究的基本回归模型表明,高增长机会条件下的“投资不足”命题和低增长机会条件下的“过度投资”命题就我国的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而言是基本成立的,但是“面临高增长机会时,股利支付比率与公司价值微弱负相关”。同时,深入探讨了面临不同增长机会时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扩展模型(Ⅰ)的回归结果表明,面临高增长机会时,长期负债率、短期负债率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其中长期负债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要大于短期负债率;缺乏增长机会时,短期负债率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长期负债率对公司价值的正面影响不显著。扩展模型(Ⅱ)的回归结果表明,面临高增长机会时,采取长期负债率接近于零的财务政策将显著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但对于缺乏增长机会的公司而言,这种财务政策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