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点抑制EGFR与IGF-1R治疗肾上腺皮质癌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上腺皮质癌(ACC)发病率低且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治疗方法有限;本课题旨在研究联合靶向抑制EGFR与IGF1R应用于ACC治疗,并阐明其联合应用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在瑞金医院诊治的37例肾上腺皮质肿瘤标本(其中20例ACC,17例ACA),并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EGFR、IGF1R、p-ERK和p-m TOR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TT实验及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靶向抑制剂联用对ACC细胞系SW13和H295R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ACC移植瘤模型观察联合靶向治疗对移植瘤的影响。结果ACC中EGFR(75.0%)、IGF1R(70.0%)、p-ERK(60.0%)和p-m TOR(70.0%)均呈高表达,且较ACA组阳性率高(P<0.05);其中12/20例ACC患者EGFR及IGF1R皆表达阳性,ACA组发生率为11.76%(2/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抑制剂Erlotinib及IGF1R抑制剂NVP-AEW541单独应用呈浓度-时间相关抑制SW13和H295R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Erlotinib和NVP-AEW541分别通过下调MEK/ERK和Akt信号通路发挥肿瘤抑制的作用。SW13细胞单独应用NVP-AEW541会代偿性上调MEK/ERK通路以维持m TOR信号通路水平,m TOR是EGFR及IGF1R下游通路的信号交联点。联合应用则可以协同抑制SW13细胞(CI:0.58±0.23)和H295R细胞(CI:0.20±0.05)增殖并诱导ACC细胞凋亡,其通过双向下调MEK/ERK及Akt/m TOR信号通路实现协同抑制肿瘤的作用,移植瘤实验从动物体内水平进一步验证了联合治疗可以协同抑制肿瘤。结论结果提示EGFR和IGF1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参与了ACC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研究还发现ACC中EGFR及IGF1R之间存在信号交联,m TOR作为两者下游信号通路的汇合点,联合应用EGFR与IGF1R拮抗剂可以协同抑制ACC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并抑制移植瘤增长。
其他文献
玉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产量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作为一种模式植物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玉米籽粒发育缺陷(defective kernel,dek)突变体中,相关基因突变严重影响了籽粒的正常发育和营养物质积累,解析这类基因的功能对了解种子发育机制和推进作物育种研究有重要意义。植物细胞器mRNA的剪接需要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PPR)蛋白的参与,
本研究以新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基础,从物理课程目标中关于核心素养新的提法和学业评价的改革中确定研究方向。致力于在物理观念、学习进阶、学业质量水平、物理学科特点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研究结论建构物理观念学习进阶层级模型,作为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依据。编制用于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定量测量的测评工具,实施测量,得出研究结论。以此为基础反思学校对高中生物理观念建构方面的教学成效与不
目的:为明确TM4SF1在胰腺癌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检测在PANC-1和AsPC-1中,TM4SF1通过调节DDR1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方法:在PANC-1及AsPC-1细胞中,
【目的】:创建疼痛伴肿瘤的大鼠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探讨疼痛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抗癌痛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
亚麻芥[Camelina sativa(L.)Crantz]是一种具有优良性状的油料作物。亚麻芥种子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因为其脂肪酸组成适宜人体健康,所以人体长期食用亚麻芥油制品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及一些低密度的脂蛋白,保证心血管健康,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发展潜力。脂肪酸脱氢酶(fatty acid desat urase-2,FAD2)是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过程中催化油酸及亚油酸向亚
本文以《沱川余氏乡约》和《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等为主体分析文本,辅以方志、族谱、文集和档案等史料,在梳理明清婺源讲约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考察了明万历朝婺源士绅余懋衡的讲约活动和清道光朝教谕夏炘的讲约实践,探析了明清婺源乡村讲约活动的实际状态和历史演变,揭示了明清士绅、地方官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机制。讲约是明清乡约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婺源讲约大致起始于明嘉靖年间,一开始由知县组织,随后余懋衡等士绅亦积
LYQ-1124为重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可与B淋巴细胞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B细胞溶解,拟用于治疗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III-IV期滤泡
目的和意义: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高异质性及高死亡率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约8%的AML患者存在EVI1基因的高表达,并且预示着不良预后
第一部分:LR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LRG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LRG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哪些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氮磷钾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及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应开始出现相对不足,并成为了粮食产量进一步增长的限制因子。玉米是对锌比较敏感的作物,施用锌肥可明显提高玉米产量。本文通过秸秆还田配施锌肥的措施,研究了秸秆还田下施用锌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春玉米的氮磷钾锌吸收分配规律,以及对春玉米的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并探讨了秸秆培肥下吉林省几种主要耕地土壤锌的吸附解吸特性变化。主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