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牵引前移面中份骨骼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中份发育不全是颅颌面外科常见的畸形,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贴附植骨、正畸牵引、正颌外科、以及牵引成骨等。贴附植骨只适用于轻度畸形,并存在骨吸收、易复发及供区畸形等问题。正颌外科治疗骨的前移量有限,常需辅助植骨或下颌后退。以牙列承力的正畸牵引损伤小,但牵引力线偏于面中份的下端,使牙的移动度大,骨移动度小,存在牙齿漂移,牙根吸收,上颌旋转等缺点。牵引成骨技术效果迅速明显,牵引硬组织同时软组织同期逐渐扩张,特别适用于畸形严重,骨移动距离大的病例。但存在着创伤大,牵引方向不易控制等缺点。为探索上颌前牵引新方法,本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采用以上颌骨承力,中位牵引上颌向前,观察其效果。研究共分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第一部分 中位牵引前移面中份骨骼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1.探讨高数字化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2.颅面缝在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3.比较分析中位骨骼牵引和以牙齿承力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4.探讨颅面复合体在不同方向的中位前牵引作用下的生物力学变化。 研究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获取颅面复合体断层图,通过DICOM格式完成数字影像转换,与三维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直接建模,进一步在模型上构建了骨缝。在建立的颅面复合体模型上,分别以单个牙齿承力,牙列承力前牵引和中位骨骼前牵引,比较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变化。更深入测量以鼻底承力骨性前牵引,不同方向中位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 研究结果:建立了包括颅面骨,骨缝和牙列在内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梨状孔底承力的中位前牵引,矢向位移面中上1/2
其他文献
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正在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对十堰地区成功入侵的外来生物进行系统调查研究,阐述了十堰地区农业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作为基层支部书记职责作用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党和群众之间桥梁和
<正> 笔者从1984~1986年,采用自拟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3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一、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荆芥10克,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蝉蜕5克
期刊
上颌骨缺失是严重的颌面部缺损之一,由于上颌骨特殊的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缺损区难以利用自体组织重建,多以上颌赝复体进行修复。然而,当单侧上颌骨缺失,患侧牙齿和牙槽骨组
一.文献概述: 1.当前腭裂初期修复存在的问题:目前流行的手术方法如Langenbeck双蒂瓣,Veau-Wardill-Kilner后推和Furlow反向双z等手术都是以分离和移动口腔软组织修复裂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