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中份发育不全是颅颌面外科常见的畸形,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贴附植骨、正畸牵引、正颌外科、以及牵引成骨等。贴附植骨只适用于轻度畸形,并存在骨吸收、易复发及供区畸形等问题。正颌外科治疗骨的前移量有限,常需辅助植骨或下颌后退。以牙列承力的正畸牵引损伤小,但牵引力线偏于面中份的下端,使牙的移动度大,骨移动度小,存在牙齿漂移,牙根吸收,上颌旋转等缺点。牵引成骨技术效果迅速明显,牵引硬组织同时软组织同期逐渐扩张,特别适用于畸形严重,骨移动距离大的病例。但存在着创伤大,牵引方向不易控制等缺点。为探索上颌前牵引新方法,本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采用以上颌骨承力,中位牵引上颌向前,观察其效果。研究共分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第一部分 中位牵引前移面中份骨骼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1.探讨高数字化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2.颅面缝在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3.比较分析中位骨骼牵引和以牙齿承力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4.探讨颅面复合体在不同方向的中位前牵引作用下的生物力学变化。 研究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获取颅面复合体断层图,通过DICOM格式完成数字影像转换,与三维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直接建模,进一步在模型上构建了骨缝。在建立的颅面复合体模型上,分别以单个牙齿承力,牙列承力前牵引和中位骨骼前牵引,比较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变化。更深入测量以鼻底承力骨性前牵引,不同方向中位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 研究结果:建立了包括颅面骨,骨缝和牙列在内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梨状孔底承力的中位前牵引,矢向位移面中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