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金融支持是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保障,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则成为联系“三农”最为重要的金融纽带。农村商业银行称得上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主体,充当着支撑服务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业中起步较晚,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信贷风险制度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成效,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地域的特定性、信贷对象的不稳定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安全、稳定和发展增添了不安全的风险因素。近年来,衡阳市常宁农村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作为衡阳市首家由农信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常宁农村商业银行随着不断深化改革,已经成功转型为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但由于常宁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时间短,规模较小,仍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为支持常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常宁农村商业银行急需设计和完善其信贷信贷风险控制,更好服务三农,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论文常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常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进分析,发现常宁农村商业银行自从信用社改制以来不断加强经营风险的控制;但是,作为刚从信用社改制过来的农村商业银行,由于体制、环境、特定服务区域及对象的影响,常宁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内控管理不够完善,改制后的常宁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实现独立经营,隐形不良资产逐渐显现,信贷高度集中,信贷评级体系不完善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信贷风险。论文通过学习国内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经验,结合改制后常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表现及成因,从加强信贷风险内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构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加强政府对信贷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常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