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机制影响着一国的投资、储蓄、货币供求以及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利率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是利息理论,对利息问题的正确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利率政策的制定,而且还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合理的利率结构尚未搭建起来,利率政策的功能发挥不充分等。在目前我国没有成熟的利息理论的情况下,对西方利息理论的合理借鉴有助于对我国利率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本文首先考察了西方利息理论的传承特点,认为西方利息理论的早期研究重点是利息的产生和来源问题,之后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利率的决定,分析方法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过程,在研究领域上实现了微观领域到宏观领域的扩展,研究的对象从发达国家延展到了发展中国家。西方利息理论对现实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各国利率政策的演变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选择,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及创新,以及国际金融的发展。基于对西方利息理论和利率政策实践的分析回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批判地吸收西方利息理论,得出了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内容。在进一步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上,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应该是由市场决定利率水平和结构,同时中央银行有能力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间接地调控利率;对于我国不合理利率结构的重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培育适合我国的基准利率;按风险和期限结构重构我国的利率体系;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提高居民和企业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继续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