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不同教育程度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及行为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口腔健康知识及卫生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人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学生是龋病,牙龈炎高发的群体,调查他们的健康认知及行为习惯,并且对其进行相关干预,对于预防口腔疾病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学者针对学生群体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及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同一地区的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的还很少。研究目的为了解合肥市大、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认识及行为状况,从而分析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之间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差异,为有针对性对各阶段学生采取不同宣教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研习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并进行预调查,信度及效度检测后得出最终问卷。随机抽取合肥市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阶段共260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集中,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1.0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学生进行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调查与分析。结果能做到3个月以内更换牙刷的学生百分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学生80.9%、高中生71.6%、初中生68.7%、小学生62.6%,其中大学生与高中生之间每天刷牙次数有统计学差异。58.9%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吃零食,其次为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高中生与初中生,初中生与小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阶段学生均有偏侧咀嚼习惯,约占50%,各阶段均无统计学差异。认为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很重要的最多的为高中生占82.9%,其次为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在选择就诊医院时,54%小学生会选择口腔诊所,48.9%的初中生选择口腔诊所,50.3%的高中生选择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43.5%的大学生选择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小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最多为家人朋友。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均从网络获知口腔保健知识最多,其次为家人朋友,报纸书籍,广播,老师。结论各阶段学生的口腔健康认知及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口腔健康行为及知识与教育程度有关联,而另一些习惯于认知与教育程度的改变无明显相关。需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各阶段学生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制定格有特色的教育方案供学校老师及卫生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其他文献
肥胖症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导致体重超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大量的脂肪直接
期刊
在大多数人们的印象中,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只负责麻醉,只有主刀医生的工作才是手术过程中最主要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随着各种手术被标上了无痛的标志,例如无痛胃镜、
期刊
低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等导致低血压的患病人
期刊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血压的长期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左心室的负担异常增加,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高血
期刊
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若是胃病发生了病变将会很容易导致胃癌,而对于胃癌的治疗,有部分患者选择做胃切除手术,以保全生命的健康,做完胃切除手术后的患者该如何恢复饮食呢?本文针
期刊
导致人罹患上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是以为胰岛素分泌出现了问题,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当然也有可能是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与靶细胞的敏感度都出现了问题.总的来说,糖
期刊
目前随着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剧增,人们的饮食习惯被改变,导致胃穿孔的发病率逐年 上升,而年轻人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习惯,使得胃穿孔的发病率逐渐年轻化. rn胃穿孔是
期刊
产后出血属于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分娩并发症,达到了分娩总数量的2.5%左右,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具体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以内,阴道分娩者的出血量达到500
期刊
脑卒中是引起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其致残率高,不仅包括造成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身体的致残,还包括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