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作为当代一位创作颇丰、风格多变的女性作家,一直以来是评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其初出道的“知青文学”中的时代反思,到寻根大潮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寻觅,再到惊世骇俗的小说“性书写”,以及九十年代初显见于其小说中的叙述声音的突出,九十年代中期后,系列家族寻根小说和以《长恨歌》为代表的上海文化的多方位展现,对她的小说进行研究并以命名的形式将其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早已成为评论的习惯,同时也成了评论不愿面对的尴尬。如何评价王安忆小说?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王安忆小说?这是本文试图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选择直面当前评论经常提到却又从未真正揭示的王安忆小说与新时期几大文学思潮的从属关系作为解读王安忆小说的入脚点,以比较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王安忆不同时期被归入不同文学思潮的小说展开具体解读,并试图得出此类小说与某类思潮的真正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跳出评论惯常的“命名”研究法,从文本出发,赋予“寻根”一个更为宽泛的含义,分别以命运之根、生命之根、文化之根以及小说之根作为解说王安忆小说的四条线索,对王安忆小说进行某种程度的整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