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α-sialon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单一或复合稀土掺杂的α-sialon陶瓷材料,利用XRD、SEM、TEM等手段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研究了稀土类型及成分对α-sialon陶瓷材料对于200-5000nm光的透光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Eu-sialon材料的荧光性能及其发光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900℃/60min/25MPa热压烧结工艺能够制备出全致密的α-sialon陶瓷材料。分子式为Re0.33Si10Al2ON15的α-sialon陶瓷材料的物相随稀土类型而改变,添加YbNd、YbY复合稀土能够得到单相α-sialon,而添加Nd、Eu及LuSc的α-sialon材料内含有少量β-sialon和晶间相, Eu、LuSc掺杂的α-sialon另外含有微量AlN多型晶。随着α-sialon成分由边界向相区中心移动,在Y掺杂α-sialon的XRD物相表现出系统变化。边界成分的Y1015E2陶瓷的结晶相只有α-sialon,Y1510E2和Y1515E2材料出现少量M’相,其中Y1515E2伴随有β-sialon相生成。透光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添加YbNd、YbY的单一物相α-sialon材料的透光率较高,分别为73.46%和73.19%,而复杂物相的LuSc-α-sialon材料的最大透光率只有20.21%。成分对α-sialon陶瓷材料透光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N低O成分的Y1510E2陶瓷材料的透光率比低N高O成分的Y1015E2高10%左右。SEM和TEM观察表明,稀土类型和α-sialon成分导致了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晶粒形貌及晶间相含量的改变,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位于α-sialon晶胞内的Eu3+无发光效应,而在高温还原气氛下转变为Eu2+,沉淀在β-sialon晶胞及S相中,受到荧光激发,产生5d→4f电子跃迁。因此,Eu1010E2材料在509nm波长范围出现宽泛的发射峰。
其他文献
介电常数反映了材料在外电场下极化能力的强弱,介电常数越大,材料的电容能力越强。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能够使得器件小型化,并且获得高的集成度,这一类材料常被用于制造电容器
量子点在消费电子、生物医学检测、太阳能电池等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产品种类和产量逐年增加。在量子点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使用及报废产品的处理处置过程中,这些工程纳米颗粒将不可避免的被释放到环境中,环境水体是受其影响的重要环境介质之一。它们在环境水体中的团聚、沉降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值得关注及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巯基丙酸修饰的单核MPA-CdTe和核壳结构MPA-CdS e/CdS两种水溶性量子点作为研
学位
在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升级和优化过程要考虑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工作内容的优化,让农户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让当地的经济结构获得更好的优化,在具体的工作过程,需要
双酚A(BPA)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体外和活体生物分析已经证明很小剂量的BPA都能对代谢器官(胰腺、脂肪组织、肝)造成很大的伤害。4-硝基苯酚(4-NP)是一种剧毒取代酚,急性吸入
Sm_2(Co,Cu,Fe,Zr)_(17)是SmCo永磁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因其居里温度高、温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在永磁材料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其性能提高的研究仍然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但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是从配方、工艺上进行研究来提高永磁体性能。实际生产中,影响Sm_2(Co,Fe,Cu,Zr)_(17)磁体性能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磁体的微观结构、成分及其偏析、氧化污染等,而有关
番茄酱加工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农产品加工废水。由于季节性生产的特点,使得效果良好的污泥无法连续使用、污泥每年均需重新驯化,并导致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低、不
21世纪初世界上已有约17亿的人面临用水短缺的问题,缺水依然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同时,人类和生态用水的竞争,使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用水短缺,世界上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退
选择合适的基底材料构建细胞传感器(Cell Sensor),实现对体外细胞行为的有效调控和实时检测在细胞生理及病理研究、疾病诊断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类金刚石(DLC)薄
以自养硝化颗粒污泥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及最佳吸附工艺条件,并探索了其吸附等温线.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污泥浓度、搅拌速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