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关心的重点,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我们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发达的科技手段成为主导,以致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进而降低了身体素质。平衡能力属于身体素质的一种,也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它是人体在抵抗破坏平衡外力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身体姿势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能力。良好的平衡能力不仅让青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增强其运动能力,还可减少老年人的跌倒率,为日常生活保驾护航。经文献研究发现,在不同时间中,运动员、老年人都表现出不同的平衡能力。昼夜节律,特别是近日节律对人体的平衡能力是有影响的。对于青少年儿童是否也存在此现象,本文通过选取平衡能力发展趋于稳定的11岁学龄期儿童进行不同时间平衡能力的测试,探讨近日节律对11岁学龄期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今后发展青少年儿童的平衡能力提供选择依据,以及为体质监测时提供精准的评价依据,进一步优化成绩评定。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对11岁学龄期儿童进行研究。分别测量11岁学龄期儿童不同时间(上午(8:00)、下午(15:00))的闭眼单脚站立、星形伸展平衡的成绩,然后对实验对象的体育课中加入发展平衡的训练,共进行12周(实验设计见正文)。进行实验干预后再测量不同时间(上午(8:00)、下午(15:00))的静、动态平衡能力。对实验前后的测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近日节律对11岁学龄期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实验前11岁学龄期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不受近日节律的影响,上午和下午的闭眼单脚站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1岁学龄期儿童动态平衡能力受近日节律的影响,并且显示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近日节律对左腿支撑下前外方向、外方向、后外方向、内方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体上来看,上午的动态平衡能力大于下午的动态平衡能力;近日节律对右脚支撑下正前方向、外方向、前内方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上午的动态平衡能力大于下午的动态平衡能力;2.实验前不同时间对不同性别的动、静态平衡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体育课中加入发展平衡的训练后,11岁学龄期儿童的动、静态平衡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4.实验干预后,上午、下午的闭眼单脚站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1岁学龄期儿童的动态平衡能力受近日节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左腿支撑下正前方向、前外、正后方向呈显著性差异(p<0.05),外方向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上午的动态平衡能力大于下午的动态平衡能力;近日节律对右脚支撑下正前方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前外方向、外方向、后外方向、内方向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上午的动态平衡能力大于下午的动态平衡能力。结论:1.近日节律对11岁学龄期儿童动态平衡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对静态平衡能力没有影响。2.近日节律对不同性别11岁学龄期儿童的平衡能力影响并不显著,男女生之间没有差异。3运动干预可以增加11岁学龄期儿童的平衡能力,但其内部的规律并不受干扰,仍保持上午的动态平衡能力大于下午的动态平衡能力。4.平衡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12周的平衡训练可有效的提高11岁学龄期儿童的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