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冬小麦植株-土壤碳氮和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332904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炭是生物质材料在无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解形成的固体产物,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土壤改良剂。为进一步探明生物炭对冬小麦和麦田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关中地区冬小麦为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t/ha(对照)、1t/ha、5t/ha和10t/ha,测定冬小麦的生长指标、氮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小麦籽粒品质;麦田土壤氮素和碳素含量及氮代谢微生物群落丰度;探索生物炭对冬小麦-土壤碳氮含量及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小麦品质,改善土壤环境以及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生物炭能够提高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PAD值,促进叶片光合作用;生物炭能够提高苗期和越冬期的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分蘖数,促进小麦的前期生长,但对叶面积指数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炭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虽能提高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和产量构成因素,但并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2)添加生物炭1t/ha和5t/ha显著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量,施用1t/ha的生物炭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氮素的积累,有利于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而施用生物炭10t/ha则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中氮素的含量。生物炭对小麦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在施用10t/ha生物炭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小麦穗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一步提高了小麦籽粒的碳含量水平。施用生物炭1t/ha和10t/ha小麦籽粒的沉降指数、面筋湿基和形成时间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面团的耐揉性和面筋强度。生物炭施用量为1t/ha时,显著提高小麦植株中球蛋白、谷蛋白和粗蛋白的含量。生物炭能提高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综合小麦籽粒氮素含量,籽粒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品质指标发现,施用生物炭1t/ha、5t/ha和10t/ha四年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1t/ha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3)添加生物炭1t/ha、5t/ha四年后对土壤氮素(硝铵态氮、全氮、碱解氮)和碳素(有机碳)的提高不再明显,而当施用量提高到10t/ha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硝铵态氮、全氮和有机碳。添加10t/ha生物炭施用量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下的土壤amoA基因型氨氧化菌群落丰度,有利于促进土壤铵态氮的硝化反应。生物炭处理下,土壤nirS基因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显著提高,说明其土壤氮代谢旺盛。amoA基因型氨氧化菌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相关性;而nirS基因型反硝化细菌与土壤全氮、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粘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多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在家畜中猪和牛最常发生,且都可以传给人和其他家畜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应用3组新鲜的PTC癌组织及癌旁甲状腺组织,采用RT2 ProfilerTM PCR ARRAY(Qiagen)进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工艺保护意识的兴起以及大众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曾一度失传的草木染技术也正在复兴。《走近日本的颜色》作者吉冈幸雄是日本知名染织大师。他毕生致力于
绵羊低镁血症是羊的常见多发营养代谢病,在生产实际中并不鲜见。本文通过对一起绵羊低镁血症的诊疗,探讨其发病的原因、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正> 哲学对人心发生影响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今人强调,哲学作为世界观只有向方法论转化,才能使哲学所具有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十分正确的。但需要补充的是,从世界观→方法论→人的行动,这只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发生极为广泛,几乎世界各地的奶牛场均有发生,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卫生
吉本芭娜娜,1964年生于日本东京。从1987年大学毕业发表第一部小说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已出版小说近五十部,随笔近四十部,合著二十余部,成为较为多产的日本当代女作家,80年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 技术初步研究正常人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方法 超声采集并动态存储47 例正常人颈总动脉长轴及短轴二维灰阶图像.应用VVI技术观察颈总动脉管壁纵向
轴类零件是比较常用的机械零件,其加工质量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就要改善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细长轴在实际的加
猪瘟是由猪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本病1810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而在我国也已流行多年,至今仍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