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胡锦涛总书记论述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为指导,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与综合具体方法,详细的考察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的思想溯源、基本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以及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是从矛盾的同一性也能够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个角度来考究的。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可以这么说,它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是从理论层面上肯定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矛盾的“同一性”即和谐,对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突出作用;另一方面,又是在政策层面上肯定了和谐动力对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是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理论系统。和谐动力观有着丰富的思想溯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奠定了哲学与理论基础来源;中外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是其历史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总结是和谐动力观的实践经验基础,而和谐动力观的客观现实依据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和谐动力观的主要内涵是靠激发社会活力来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的和谐相处、人与人诚信友爱的和谐交往。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而且也提高和加深了党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更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就能很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儒学三矩矱说”的解释框架,以慈湖学为轴心,对宋明心学发展的思想史脉络进行了深入地寻绎与探究。   在象山的众多弟子中,以浙东杨慈湖声名最著,学术成就最突出,对
学位
在塔西佗的作品系列中,《关于演说家的对话》占据着特殊位置,在该文中,塔西佗借助演说术的讨论,充分展现了罗马时期哲学与宗教的冲突。如何理解《对话》,对于把握塔西佗本人的思想
学位
民歌是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其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推进,民歌艺术及其文化同样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
自我在我们所亲熟的日常体验中总是被觉知为一个统一、独立和同一的极点式的自主体。我们是自身体验的拥有者和行动的发起者的感受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从笛卡尔开始至今的自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