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的死亡思想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的概念是布朗肖理论的基础,无论是在其理论叙述中还是在小说叙事的实验作品中,死亡一直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布朗肖的死亡思想。第一章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死亡的主体性问题。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死亡是辩证否定的动力,死亡具有绝对的可能性。尼采出现以后将上帝杀死,上帝的位置出现悬空,人类想要拥有上帝曾经的力量,因此,他们想要将作为超验力量的死亡变为自己的权力,以超常的意志克服死亡的被动性,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存在”的本质,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但是布朗肖的死亡思想拒绝了黑格尔、尼采以及海德格尔式的“可能的死亡”,而将目光放在了人之死亡背后的“死亡本身”的问题,主体从死亡中抽离,不再是“我的死亡”,而是“有人死亡”,是一种永远无法被把握和认识的“非主体的”、“无名的”、“不可能的”死亡,布朗肖认为这种死亡才是被西方哲学所忽视的真正的死亡。第二章论述了布朗肖思想中文学与死亡的关系,由主体对于死亡的掌控引出写作过程的主体性问题,作家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创作,就如同人类想要凭借自己的意志控制死亡一样。但是一旦开始写作,作家就会进入文学空间,在这个空间之内作家处于写作的被动性,就像屈服于死亡的被动性一样屈服于写作,文学作品陷入一种虚无或者无意义,文学成为一种自我否定,致力于用缺席的物体代替真实的物体以表现出自身的不存在,从而毁灭世界。而意义受制于语言,文学语言让我们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使得文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呈现,文学语言就是使得文学作品与死亡之间获得紧密联系的桥梁。第三章从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布朗肖思想中有关死亡的思考。由前文的论述可知,布朗肖认为,死亡不是“我”的死亡,而是一个“人”在死,这就是他者的死亡,人与人之间停止作为同者之间的关系而引入他者,而他者的死亡正是奠定布朗肖共通体思想不可能性的基础。共通体中每一个存在都不充分、不完满,需要通过走向他者而让自身得以存在,因此布朗肖认识到,共通体的本质就是缺席,共通体的实现其实就是对自身的消解。人类内在性的共通体,其实是一个死亡的共通体,或者说是众多死者的共通体。然而,正是共通体中牺牲他者让自身存在的逻辑,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奥斯维辛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反映了主体观念和逻各斯的极大崩解,暴露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巨大缺陷,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打开一种新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法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两大思潮,即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早期现代法哲学家继承并发展这两种思潮。自然法理论遵循理性主义的思想路线,认为公民宪政的实证法必须遵循最高的自然法观念,自然法代表正义,实证法遵循自然法不断修正和发展。社会契约理论遵循意志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认为人在国家立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的意志自我立法形成正义的法律,国家的法律遵照个体的联合意志具有正义性,社会契约正是联合个体意志参与立法
学位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第14条第1款规定要约必须十分确定并且表明要约人受约束的意思表示。一个建议如果写明货物并且明示或暗示地规定数量和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即为十分确定。但是第55条规定如果合同已有效地订立,但没有明示或暗示地规定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价格,以有关贸易的类似情况下销售的通常价格定价。这两个条款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从公约的制定到适用都充满了争
学位
在新时代中,我国迎来了“立法后”时期,随着我国立法工作重心的转移,立法后评估逐渐成为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手段,评估者可以通过对立法实施效果的评估来提高立法质量,支持理性的立法决策。然而,作为我国最近十几来年才兴起的一种制度,立法后评估诸多具体制度也成为一个空白或争议地带,致使在评估内容、方法、程序等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有损于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新时代下我国应尽快完善立
学位
在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的当下,死亡率预测对于预测未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确定养老金计划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此,开发能够更加准确预测死亡率的新模型非常重要。Wang和Wu于2018年首次将高斯过程回归(GPR)建模方法引入人类死亡率的预测研究中,并建议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确定GPR均值函数系数估计值,从而构建了基于加权均值函数系数的GPR模型(WGPR模型)。WGPR模型和三个经典死亡率
学位
由于市场经济较为成熟,国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有适应各国国情、运行良好的《个人破产法》,反观我国长期以来只有一部《企业破产法》。近年来,为了畅通“执行不能”案件的依法退出路径,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现行破产法被提上立法工作重点。本文研究之目的在于为将来构建我国的个人破产法进行理论准备。本文先对日本倒产处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历史源考,然后将日本个人倒产处理制度从日本倒产处理制度中进行了纵向性的剥离
学位
当今国际投资实践中,各国间的投资交往不断增多,双边投资协定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发展,为投资者在外国投资提供了更有利的投资待遇和保护。但各国间的投资协定规定的内容不同,因此形成各协定的保护力度存在差别。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开始通过国籍规划的方式在第三国设立中间公司,以此取得特定投资协定下的投资者资格,在对东道国进行投资或采取最惠国待遇条款来最终实现“条约挑选”,以使投资者
学位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重要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成为以“经济-环境-社会”为主体的多维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密切相关的“环境条款”、“劳工条款”、“反腐败条款”进行研究,及时总结各条款的发展现状,提出问题并尝试给出建议,为我国今后双边投资协定的可持续发展化助力。本文除第五章“结论”部分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国际投资协定中“可持续
学位
流动人口作为中国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近年来虽然各地在户籍政策上均有所松绑,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但是市民化进程依然较为缓慢,大部分流动人口的迁移行为依然是以“暂时性”迁移为主。为了推动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本文试图从文化层面的方言因素入手,探究其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的影响。
学位
在当下丰富多彩的媒介中,具有高度娱乐性和一定致瘾性的电子游戏(包括: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以下简称游戏)以巨大引力吸引着青少年,也引起了父母的担忧。为了降低游戏对青少年子女的消极影响并增强积极影响,承担教养重任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多种措施以引导子女的游戏行为。积极干预是父母最常使用且在效果上被寄予厚望的干预策略,但它有时会失效甚至产生反效果。实际上父母干预是亲子互动的过程,青少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
学位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工农群众运动此起彼伏,五卅运动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受“五四”文化革命精神的感召,在目睹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对民众的压迫和掠夺后,文艺界逐渐发生了新的转向,从“为艺术而艺术”到“为革命而艺术”,有志之士们勇敢的投入到这场全国性的反帝救国运动中,他们办报刊、写文章、画漫画,甚至加入随军宣传队伍,将革命的呼声传布到社会各方。在此期间,图画宣传逐渐受到重视,漫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