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双站SAR运动误差分析与仿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载双站SAR系统具有收发平台分置的结构特点,是一种新的雷达体制,并且具备作用距离远、安全性好、隐蔽性强、获取目标信息丰富、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1],成为了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但是,收发分置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如空间几何布局灵活多样;回波形式更加复杂;由更为复杂的运动误差和姿态误差引起的相位误差问题;以及相关的运动补偿问题等。这些技术问题均成为了雷达成像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本文针对上述相关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讨论和分析了机载双站SAR空间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双站SAR点目标回波信号模型。2.通过对SAR成像原理和RD算法的研究,推导得出了基于平飞正侧视模式(CT)下的RD算法。3.重点研究了机载双站SAR不同方位下不同形式的运动误差模型对回波多普勒频率和雷达成像的影响,并推导得出了不同形式误差的限制条件;最终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研究的正确性。4.研究了机载双站SAR中偏航、俯仰和横滚三种姿态误差对回波多普勒频率和雷达成像的影响,并分析研究了天线指向误差对回波幅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研究的正确性。5.研究了以GPS/INS/IMU为基础的平台控制系统和以PGA算法为基础的自聚焦两种主要的运动补偿方案,并根据载机运动状态和多普勒频率的关系,推导了一种基于瞬时运动状态的运动方法,最后结合RD算法加以补偿。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基于身份的加密(IBE)技术理论和其在电子邮件系统中的应用。对IBE在隐私及身份管理应用的领域作了探讨,将传统的公钥基础设施(PKI)机制与IBE作了对比,同时,
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VoIP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为解决IP地址不足以及网络安全问题而提出的网络地址翻译(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技术和防火墙技术却导致
近些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推进,对于电子病历的研究和开发逐渐成为医疗信息领域关注的重点。如何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标准的和易于扩展、传输的技术和方法来逐步实现电子病历
这十年来,无线网络的市场不断的发展壮大。随着2013年802.11ac协议的制定,WLAN的速率自90年代的兆比特位已经发展到千兆比特位,市场对802.11ac设备需求巨大。针对下一代Wi-Fi/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