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体制作为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自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直贯穿始终的就包括财政体制改革。一方面由于我国改革起点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财政体制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税制下的五级财政管理体制。这种财政体制对于稳定财政收入,确立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支结构优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结构、税收收入分配结构、转移支付等重要的制度缺陷,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界定这些问题的所在和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变革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创新等理论。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多级财政体制的主要制度缺陷。然后分析制度缺陷的存在诱因。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完善设计的原则和措施。并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借鉴财政分权和公共治理的最新方法和成果,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相关多级财政制度安排的实践措施,展开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思路,为认识和纠正我国多级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制度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框架。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1部分是导言,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出综述,然后,大致介绍论文的结构框架。最后总结全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相应的不足之处。
第2部分为中国现行的多级财政体制的主要制度缺陷。这一部分详细探讨了我国多级财政体制安排下存在的主要制度缺陷的所在,是下文进行制度缺陷诱因分析和最终制度纠正设计原则和措施设想的现实基础。因此是全文分析脉络的起点。我们依次分析了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缺陷、税收分配安排制度缺陷、转移支付制度缺陷的具体表现。首先从广受非议的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责任制度安排出发,深入探讨了支出责任划分方面的制度缺陷和随之而来的基层地方的财政困境、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的关系。指出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危及到地方的社会稳定、政府权威和中央财政的状况。然后又分析了我国的税收收入分配制度缺陷,揭示了地方政府缺乏税收自主权和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分配的完全上级支配性是其中最严重的两大问题。最后我们把视线落到了转移支付制度缺陷方面。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体制混合体,还不够规范、科学,离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化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第3部分为制度缺陷的存在诱因。围绕上章多级财政体制下存在的主要制度缺陷问题,第一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大师诺思著名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得出我国多级财政体制下的分税制是一种并不彻底的利益妥协方案,这一过渡性质的安排又日见弊端,严重地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二步分析了财政支出责任划分、财政收入分成和管制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指出财税体制相当程度上内生于中央政府的潜在政策动机的实质。最后又从财政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我国各级政府财政之间存在着各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现实情形,认识到如果无法从制度改革机制设计上就尽量消除这些不利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那么对纠正这些制度缺陷的可行性我们就不得不尚存疑问。
第4部分介绍了制度完善的原则和措施。在了解我国多级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着手给出制度完善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措施设想。这也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提出了遵循公共财政、效率和信息公开化三大原则,从而使新的财政体制改革安排最终达到帕累托改进,使财政资源得到配置优化,提高社会总福利。最后在借鉴现有的国内外具体研究建议的基础上,适当的取舍,给出了基层财政层级制度变革、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变革、税收分配制度的变革设计、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制度缺陷完善设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