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及注气吞吐规律研究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气需求量的增加,致密油已经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油藏相比,新疆吉木萨尔致密油藏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埋藏深、高温高压、孔隙结构复杂、弹性开采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弹性开采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含量高,后期注水开发难度大、效果差;CO2吞吐、N2吞吐能高效提高低渗、特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但能否有效提高致密油储层采出程度尚需研究。因此,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开展致密储层弹性开采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弹性开采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注气吞吐效果影响因素及剩余油产出特征、评价注气增产的可行性,对致密油藏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采用铸体薄片、氦孔隙度测定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对致密砂岩储层岩性、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进行描述;根据压汞实验获得毛管压力特征曲线,将致密储层划分为裂缝型储层、孔隙型储层和开发价值小的储层3类;根据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将致密储层孔喉划分为纳米级孔喉、微-纳米孔和微米级以上孔喉(微米孔-中孔-大孔简称);根据微-纳米CT测试结果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其次,基于改进的致密油藏高温高压弹性开采实验装置,通过一系列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致密储储层弹性开采规律,分析了生产压力、渗透率、黏度以及气油比对弹性采出程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致密油储层弹性采出程度预测模型;通过核磁共振测试技术测试不同条件下流体的分布,分析了致密储层弹性开采过程中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特征。再次,在弹性开采的基础上,模拟油藏条件进行一系列室内CO2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CO2吞吐规律以及吞吐周期、生产压力、渗透率、黏度、焖井时间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评价了致密储层CO2吞吐的可行性,并定性分析了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测量不同吞吐周期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了致密油储层CO2吞吐过程中剩余油的产出特征。最后,在弹性开采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室内N2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吞吐周期、生产压力、渗透率、黏度以、焖井时间等因素对N2吞吐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致密油储层CO2吞吐和N2吞吐提高采出程度可行性。
其他文献
如今,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建筑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状况,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内部管理改革,采用财务共享模式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运行特点的特殊性,对财务共享实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面临着不少问题,不利于财务共享效益提升。基于此,本文对财务共享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运行特殊性对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的影响因
"互联网+养老"依托网络开放式平台图生存,依靠主体包容性合作求发展,正在朝着营造养老主体共生共在、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整体性生态构体的方向进发。"互联网+养老"主体合作,需以正确理解"互联网+养老"的概念为逻辑起点、以养老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伙伴为核心构建养老服务模式的主体模型,将之作为"互联网+养老"主体总体框架的核心模块。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依循合作的逻辑,针对网络空间中主体合作的可解释性、可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资本流动加速,市场全球整合,分工日益精细,建筑业生存的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历史上形成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集团正常的财务管理需要。那么,如何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总部对工程项目的财务管控,有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实现规范化财务运作流程,成为大型建筑企业集团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场迫切的财务变革正在悄然而至。笔者认为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已刻不容
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建成了全面小康,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现实,国家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持续全球领先,产业链韧性得到有效提升,改革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已经到来的2022年是全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七大经济工作政策:宏观政策要稳健
期刊
目的 文章基于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DDD管控的现存问题,引入CMI指数并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试图从医院层面为科室DDD管控做出迅速评价和判断。方法 绘制波士顿矩阵,分别以CMI指数、DDD值作为横、纵坐标,确定界值和焦点,以各科室的CMI、DDD值作为坐标,得到波士顿矩阵图。结果 28个科室中7个科室(大部分为手术科室)分布在第II象限(严管区)、5个
中侏罗世中、晚期是全球范围发生大规模古气候变迁和古植物类型变化的时期。柴北缘地区受到伸展坳陷及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湖-沼相煤、碳质泥岩、油页岩、暗色泥岩4类岩性叠置或互层的富有机质沉积—大煤沟组。开展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于确定古气候、古植物和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地质时期的环境-生物-沉积有机质的相互耦合关系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在实践中对于确定湖沼相
现阶段,互联网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经济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从金融行业发展来看,保险一直是重要支柱,其能大幅减轻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保险业必须要对网络信息流产生的实际影响具有清晰认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互联网财产保险,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寻找可行的应对之策,从而实现更为稳健的发展。
油气水分布关系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气水关系复杂区的致密砂岩气藏,强非均质性低孔低渗储层中赋存两种不同相态的流体,分布规律通常十分复杂,而表征储层中气体分布的难度通常较大,因此,开展地层水的分布规律研究可以作为获取天然气分布情况的重要手段。天环北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强度低,山1-盒8段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气藏气水关系十分复杂,严重制约了勘探开发工作
层序的旋回变化是构造、气候和海/湖平面等外部作用因素的综合响应。前人的研究工作大量探讨了海/湖平面变化在层序演化中的控制作用,这些研究通常假定构造沉降为均一稳定的常量。实际上,构造作用是三维空间上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场,它既与气候变化一起控制着上游流域盆地的剥蚀率(沉积物产量)同时也与湖平面变化一起控制着盆地的可容空间变化。在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体的海相盆地中,这种假设是合理的,但是对于经历多期次复杂构
冲积扇作为盆地边缘重要的沉积体系,其沉积特征及演化过程对于分析盆地构造活动、物源变迁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粗粒沉积体也可成为一类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类型。但目前国际上有关冲积扇的分类仍存在争议,且冲积扇因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复杂而难以用统一的沉积模式来表征其内部沉积单元和演化过程。因此需针对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扇体进行沉积特征分析和沉积模式的建立。据此,本论文以和什托洛盖盆地北缘现代白杨河冲积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