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学习、工作需掌握的基本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全球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当今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人才素质的现代化。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准实验研究法等对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现状展开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高中生生物学深度学习的情况,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结合高中生物学学科特点,将深度学习理念引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基于大量文献综述,对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概念、特征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其次,以深度学习的特征为核心,编写调查问卷,对西宁市某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教师访谈,了解学生深度学习的情况;之后,构建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流程,并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部分内容为例,设计教学案例。最后,将教学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用测试题法与概念图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学生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可知,学生生物学深度学习的水平一般,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心志,但在深度学习策略、高阶思维方面较欠缺;教师自身理论素养不足,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2)依据深度学习的内涵,结合深度学习路线(DELC)及高中生物学学科特点,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流程,该流程包括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及评价环节。(3)本研究选择了两个深度学习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的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结果显示:测试题法中,实验班的平均得分为74.09,对照班的平均得分为70.02,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047,小于0.05,即实验班学生的单元测试题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概念图法中,实验班的平均得分为3.51,对照班的平均得分为3.04,非参数检验P值为0.039,小于0.05,即实验班的概念图得分高于对照班。实践结果说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的提出促使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课程设计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在不同情境之间的迁移。本项研究认为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应用实践,验证猜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的内容:从核心素养的提出、高考命题的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提出三个方面
学位
当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微视频的传播有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与覆盖面更加广泛的受众。基于此种背景,将微视频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结合,不仅有利于传播优秀文化,也有利于构建地方形象,吸引游客,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晋商明珠——王家大院》系列作品以微视频(作品观看方式见附录1)的形式展现出山西地方特色民居王家大院的文化内核,记录王家大院真风景,讲述王家大院真故事。拍摄内容从风景到
学位
“分子与细胞”教材中的能力性栏目属于正文内容的拓展性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STS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大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某三所民族高级中学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与细胞”教材中能力性栏目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分子与细胞”教材中的能力性栏目从数量、内容、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
学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与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把育人工作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努力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构建全面育人的新格局。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价值观形成等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进而引发学生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学校教育承担着
学位
素质教育指出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生活中,因个人和外界两方面不良因素致使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尤为明显。随着高中阶段学生物理成绩出现较大差异,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广泛关注,物理学困生成因和转化已经是当代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帮助高中物理学困生进行转化,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一定意义。高中物理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具体分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研
学位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实验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一直以来是教育学界最关切的问题。物理实验不仅能创设物理情境,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更是学生形成物理学科素养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完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提高,但是目前一些偏远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情况
学位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体现。学生系统学习物理概念前,在生活中通过直接观察初步获得对物理学科中基本概念的认识以及认知模式,称为“前概念”。错误前概念会阻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所以寻找一种有效转变学生物理错误前概念的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前概念诊断性测量工具调查初中生存在的物理前概念,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
学位
随着新版课标的颁行,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热点话题,本研究指向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科学史内涵,研究运用科学史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旨在探析科学史与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关系和科学史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基于习总书记的青年社会责任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青海省海南州三所民族中学的师生运用科学史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现状进行研究。将社会责任素养
学位
思维导图以放射状网络化形态呈现语义的方法,将大量信息有序地联系起来,强调信息之间的关联和结构,在中学阶段应用思维导图梳理学科知识点已经较为普遍。高中物理力及电磁学习题综合程度高,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物理观念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高中阶段物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逻辑归纳总结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力及电磁学习题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位
物理习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使用物理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活化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物理习题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使得学生在“物理题海”中疲于奔命,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将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应用于高中物理习题的优化研究中,希望借此更好地发挥物理习题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首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对习题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