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扭转梁有限元分析及初始弯扭梁理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空间结构的大量涌现,初始扭转梁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近年来,比初始扭转梁更加复杂的空间弯扭梁也开始应用于工程领域。由于初始形态的复杂,它们的研究相对滞后,给工程实践带来诸多不便。 虽然直扭梁的平衡方程理论相对成熟,但求解析解却很复杂,这使得研究人员必须借用近似方法求解。通常采用有限元法中的直梁单元对初始扭转梁进行分析。直梁单元分析需要大量单元,既费时,又得不到较好的结果,于是研究初始扭转梁单元就变得非常必要。目前直扭梁的研究多集中在静力问题,动力问题较少,但动力问题又是分析结构抗震必不可少的,所以研究动力问题很有必要。比直扭梁更加复杂的空间弯扭梁虽被应用,但多靠经验分析,相关平衡方程的线性理论很不系统,非线性理论更不成熟,这严重阻碍了弯扭梁有限单元的发展。 本文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 1.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建立2节点8自由度的初始扭转Euler梁单元。编制相关程序,求解初始扭转粱的自振频率。通过算例证明单元的合理性。 2.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剪切变形,分别建立2节点16自由度的初始扭转Timoshenko梁单元和2节点8自由度的初始扭转Timoshenko梁单元。编制相关程序,求解初始扭转梁的自振频率。通过算例证明单元的合理性。 3.利用自编程序分析初始扭转梁在不同支撑条件下的自频变化规律,以及分析初始扭转角,宽厚比、长宽比对弯扭梁自频的影响,并对规律作了解释。 4.利用已有的理论,推导初始弯扭粱的线性应变能、动能和平衡方程,发现了由初始曲率引起的各变形耦合效应,并计算了几种常见弯扭梁的初始曲率。 5.在已有弯扭梁线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更符合本构关系的Jaumann应力应变,推导弯扭梁和壳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和力边界条件。分析弯扭梁时,引入组合截面变形的概念,修正直平面假定;分析壳时,引入高阶剪切变形,修正直法线假定。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材料是我国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的建筑材料,其阻尼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抗震抗风性能的强弱,阻尼如何取值也关系到结构动力分析的准确程
上海某在建带高位转换层超限高层结构,设计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地上共53层,高度250m。由于其高度超限,且同时存在加强层及超高位转换层,属于B
多级挡土墙背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以及墙后土体的破坏形式等,对于山区高速公路支挡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多级挡土墙研究课题十分迫
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化石能源的超负荷使用,导致了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利用生物质能源成为当今趋势。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数量巨大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逐渐覆盖了工程设计的全过程。面对设计过程中的大量重复工作,根据工程需要实现参数化设计、对已有图形元素的重复使用和开发成为当
扭转效应是引起建筑物地震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扭转问题一直是结构抗震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结构扭转效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目前的观测水平和计算水平有限,在结构设
随着各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增多,地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地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地面混凝土结构的不同,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环境以及特点,使得大量地下工
水力劈裂是土石坝工程中最为关注,也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水力劈裂会导致大坝防渗体的破坏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然而,水库蓄水压力能否在心墙的上游表面造成裂缝,进而形成
异形柱结构具有节省空间,有助于提高建筑有效使用面积的特点,但由于其截面的不规则性,往往不能有令人满意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混凝土异形柱中加入型钢形
大直径灌注桩在沿海、沿江近岸软土地基环境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已广泛应用,由于大直径灌注桩在此类地基环境中的受力变形特性并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基础,为深入了解和认识大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