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丝路飞天》演奏探究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琵琶作品《丝路飞天》是琵琶作曲家、演奏家赵聪为中央民族乐团大型音乐会《丝绸之路》所创作,作品结构庞大极具音乐张力,是具有鲜明音乐风格和特征的代表性现代琵琶作品。论文围绕作品中敦煌壁画伎乐天的飞天形象,探析西域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论述传统演奏技法、特殊演奏技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和实践,力求还原作品中特定的音乐形象,并对乐曲的五个部分从情感表达、气息运用等方面通过与钢琴协作的方式进行二度创作,以此表现敦煌壁画中手持琵琶的伎乐天和大唐宫廷乐舞的场景,并赋予作品中特定的音乐舞蹈形象,准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以琵琶传统技法和特殊技法探析、实践和舞台演绎,使专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音乐表现力与理论研究水平。
其他文献
细胞表面类受体蛋白激酶参与感知外界信号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类受体激酶家族基因数量众多,其中拟南芥中Catharanthus roseus RLK1-like(Cr RLK1L)家族成员FERONIA(FER)受体激酶及其共受体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LLG1协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性反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FER和LLG1参与调控生长素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植株下胚轴及根部的向重力性反
植物生长位置固着,需要面临多样的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环境。细胞质膜定位的受体激酶作为受体通过感知外界环境信号,将信号传递到胞内激活胞内反应。目前,对于受体激酶的信号感受和信号转导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对于其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植物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GPI-AP)被发现参与到受体激酶的调控中。本课题组前期已
期刊
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耐药性的可行性。用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检测;以Rpsl和rrs的耐药决定区为靶点设计引物进行HRM分析,判断菌株是否对链霉素耐药;以药敏结果为标准,应用SPSS17.0分析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符合率;Kappa检验分析两种结果的一致性。药敏结果显示,84株菌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歌剧在发展中不断地尝试和创新,艺术审美和表演形式上都日益完善、成熟。《运河谣》便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部民族歌剧。本文以《运河谣》中关砚砚一角的主要唱段《又把我弃在深渊》《好人啊,你还想瞒我到哪一天?》作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对作品的解读及演唱实践经验,对唱段进行研究。从关砚砚此角色的情感表现及变化中,挖掘唱段的深层内涵。探索如何在表演中诠释、传达出此人物的不
评价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检测的有效性。采用传统比例法、DNA测序法、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对8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氧氟沙星耐药性检测,分别以药敏结果和DNA测序结果为参照,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Kappa检验分析检测结果一致性。药敏结果显示,12株菌对氧氟沙星耐药,72株敏感。DNA测序结果显示,10株菌存在gyrA基因耐药相关突变,74株菌不存在
幼儿时期的习惯养成对人们在成年后的生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笔者所接触的幼儿中,不少幼儿存在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本文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现象进行浅析,从家长的教育理念、幼儿的自身发展、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合力、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成因,提出如下四项养成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对策:了解幼儿发展规律,正确对待幼儿成长过程;家长提高自身教育理念,言传身教;教师利用
期刊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是舒曼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本文以《诗人之恋》中的第一首《美妙灿烂的五月》为研究内容。舒曼对于其声乐作品的选词及其严格,不仅要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更契合德语语韵和旋律;钢琴伴奏在舒曼的歌曲中的地位也大为提高,与声乐部分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刻画人物性格和提升歌曲表现力的人物。本文以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的《美妙灿烂的五月》为研究内容,试图探寻作曲家创作时的心境和想法。通对《
咏叹调《自从命运把我们分开》选自歌剧《后宫诱逃》。《后宫诱逃》是莫扎特第一部完整歌唱剧。从此,为德国歌剧开创了先河,成为了意大利喜歌剧与德国歌唱剧的转型交汇点。这部作品不仅是音乐与戏剧完美结合的产物,而且从剧情发展到人物形象塑造也蕴含了民族文化底蕴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演唱《自从命运把我们分开》时,要了解莫扎特创作特点和背景、剧情内容、以及女主人公的人物分析和角色塑造,这为之后的歌曲演唱打好基础。演唱
巴赫创作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洛克时期经典的器乐作品。其结构严谨,内涵深刻,拥有高度的理性与丰富的情感。马林巴音色丰富且独特,用其演奏能给予这一古老作品别样的诠释。首先,本文着重对《无伴奏大提琴第三组曲》的作品背景、乐谱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其次选择了 Gwendolyn Burgett Thrasher(格温多琳·布格特·斯瑞雪)、Jean Geoffroy(杰·杰弗罗伊)、Ferna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