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土壤资源的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壤多样性骤减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界定和评价稀有、濒危土壤对于保护土壤资源及其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豫北的安阳市、豫中的郑州市和豫南的信阳市作为研究区。应用土壤多样性测度方法基于河南省土壤图和地形图分别对河南省和各研究市域的土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河南省不同地形下不同分类级别的土壤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以土属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距离指数、面积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使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自然条件下的稀有土壤类型进行了界定和评价;利用1988、2004、2009和2015年4期遥感资料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结合土壤图,采用多时相连续对比法对近27年来各研究市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扰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土壤多样性方法和传统评价方法界定和评价了在土地利用变化扰动下各研究区的稀有濒危土壤类型。得到如下结论:(1)河南省土壤类型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土类、亚类和土属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相似,主要呈现出分类单元级别越低,土壤多样性越大的特征。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土壤类型分布较地形平坦区域复杂。河南省自然状态下稀有土属有38种,占河南省总面积的0.93%,其中极稀有土属有4种,仅占河南省面积的0.01%。(2)1988~2015年三个研究区非农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道路交通用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耕地面积大体上都有所减少,郑州市的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率(0.31%,0.41%,1.05%)最快。(3)1988~2015年郑州市土壤扰动最为剧烈,安阳市和信阳市扰动速度相近,且三个研究区城建交通仓储三个扰动要素对土壤的扰动速度也大体上满足城镇建设扰动速度最大,道路交通扰动次之,工矿仓储扰动最小的趋势,同时大体上均随年份的推移而增大。(4)不同研究区非农建设对不同的土壤的扰动程度是不同的,安阳市黄砂潮褐土受扰动最大,受扰动幅度大于30%;郑州市底砂两合土、红石灰性褐土、红褐土、壤砂湿潮土以及暗矿质褐土性土受扰动剧烈,扰动幅度大于40%;信阳市钙质石质土和黄褐土性土受扰动最大,但其受扰动幅度仅大于10%。(5)安阳市的稀有土属有11种,占安阳市土壤面积的1.33%,其中极稀有土属有3种,仅占安阳市土壤面积的0.10%;信阳市的稀有土属有10种,占信阳市土壤总面积的0.81%,其中极稀有土属有1种,占信阳市土壤总面积的0.02%;郑州市稀有土属有16种,占郑州市土壤总面积的2.01%,其中极稀有土属有2种,仅占郑州市土壤总面积的0.11%。(6)郑州市的濒危土属9种,其中稀有濒危土属有6种。截止2015年,郑州市濒危土属整体受到扰动幅度高达46.52%,稀有土属受到扰动幅度为17.03%。郑州市土壤受扰动剧烈,应格外加强保护。而安阳市稀有土属受到扰动幅度仅为0.25%,信阳市稀有土属受到扰动幅度仅为0.71%。安阳市和信阳市暂时不存在濒危土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