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在Cu/SiO2催化剂上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上获得乙烯的主要方法是将烃类热裂解。热裂解过程也产生一些杂质,如乙炔,它是后续反应如聚合反应的毒物,可导致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不可逆的失活。因此,乙炔含量必须降低到1 ppm以下才能符合要求。乙炔的选择性加氢就是从烃类热裂解产物中脱除痕量乙炔的过程。目前工业上应用的Pd-Ag/Al2O3催化剂相对生命周期较短,很容易因绿油和积碳钝化失活。因此找到一种性能优良的高乙烯选择性的加氢催化剂(尤其是非贵金属催化剂)是目前可行途径之一。非贵金属铜常被用做助剂加入到钯催化剂中以提高乙炔加氢的乙烯选择性。2000年,青岛科技大学的崔作林教授用纳米金属铜颗粒作为催化剂催化乙炔的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形状的纳米碳纤维。我们前期工作是利用乙炔在金属铜上的聚合反应用于工业乙烯中少量乙炔的脱除,并取得良好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制备了一定负载量的Cu/SiO2催化剂用于乙炔的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处理条件下的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和乙烯加氢性能,处理条件如下:乙炔处理和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乙炔处理后的催化剂起始乙烯的选择性均优于未经乙炔处理的催化剂的活性;经乙炔处理的催化剂无乙烯加氢活性,而不经乙炔处理的催化剂有乙烯加氢活性。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乙炔和金属铜接触时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活性相,而这种活性相对乙炔是强吸附状态,而对乙烯不吸附或者吸附能力极弱,因此经乙炔处理的催化剂乙烯的选择性高,且无乙烯加氢活性;而未经乙炔处理的催化剂在催化乙炔加氢时,有一个活性相的形成过程,因此,乙烯的选择性会慢慢增加;当催化乙烯加氢反应时,金属铜有一定的乙烯加氢反应活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乙烯加氢活性越高,但总体而言,加氢活性不高。由于乙炔的选择性加氢反应高温时虽然乙烯的选择性较高,但此时乙炔大部分发生聚合,发生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占较少部分,因此为了克服或者缓和乙炔在铜颗粒上聚合的发生,我们选择加入助剂钯以提高乙炔选择性加氢的转化率。实验结果表明加入0.3%Pd助剂的催化剂床层堵塞现象得到缓解,最重要的是乙烯选择性仍然保持在很高水平,250℃时乙烯的选择性在99%,且最大空速可以达到1.54×106cm3/g.h。测试同族的银和金是否具有和金属铜具有类似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乙炔不会在银和金上发生聚合反应,经乙炔处理的催化剂也没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探索了同样处理条件下的氧化铜的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得知氧化铜和铜具有类似的性质,说明氧化铜也可以和乙炔形成同一种活性相。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和传统媒体之间产生了清晰地对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劣,两者需要融合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普及和移动设备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课堂成为了一个技术聚合型的环境,如何运用移动技术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移
文章借鉴世界主要特大城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成功经验,对北京及其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必将大有助益,同时对我国其他特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开辟新型城市化建
<正>地处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林场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为深刻诠释塞罕坝精神
林海苍翠连绵,松树咬定青山,绿草如茵铺展,野花芬芳斗艳……盛夏酷暑时节,我们从北京驱车向北400多公里,来到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心,顿时静了、醉了。$$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半个
报纸
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避免语言类教学的单调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名专业学前老师所必备的素
<正>意识障碍是严重脑损伤后的常见症状。意识包括觉醒和意识内容两方面。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觉醒水平障碍,而意识内容变化则主要由于大
<正>心理学中把外界事物多次地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叫做"强化"。英语教学中的"强化"指对学生反复进行某一英语知识的系统训练,以期达到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熟悉、熟练、熟能生巧的
以8年生的杨梅叶片为试材,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杨梅叶片矿质营养及土壤元素含量,探讨杨梅适宜营养指标,为杨梅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正>本发明涉及类氧化石墨烯、类石墨烯、以及以类氧化石墨烯或类石墨烯为基础的类石墨烯基珠光颜料。本发明的类氧化石墨烯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1)用高锰酸钾将片状石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