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40年代绩效审计开始萌芽,历经半个世纪在欧美审计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经占据了政府审计过半的份额,成为国际政府审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政府审计领域发展前进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民众对政府政务公开的呼声,民众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注度已经提高,开展绩效审计已是历史必然。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起初的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与理念至如今全面推开绩效审计,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制约着我国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进一步的发展。笔者从事基层财政总会计工作以来,发现财政审计仍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而绩效审计只涉及个别重大项目,财政综合审计为例行审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审计内容只注重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等,这些促使笔者对公共财政综合绩效审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建立一套实用性强的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期对今后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本文介绍了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选取G市为本文的案例主体,立足于G市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提出了G市财政绩效审计存在的审计观念存在误差、绩效审计事后审计居多、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等问题,对此提出将平衡计分卡与财政绩效审计相结合,并分析其可行性;基于平衡计分卡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评价公共财政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战略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平衡计分卡原本的四个维度进行修正延伸,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经营过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可持续发展维度这五个维度设置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等对指标权重加以确定。通过G市的实际运用,得出财政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发现G市公共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审计建议,也证实了构造的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今后完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现实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