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探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中心舞台的两次演讲中,继续明确提出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方略。这一目标和方略被载于十九大报告之中,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修正案中的序言部分写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这是继写入党章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写入宪法,再次确立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的顶层设计,必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的调整和世界格局的走向。它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征,必将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催生新作为,开辟新境界。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更明显,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向多个领域延伸,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力量,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处在变革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中国为国际社会的发展重新树立一个鲜明旗帜,以此引领新的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为人类文明事业奋斗的高度,以大国胸襟把握全局,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开展外交?”等既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也关乎中国发展方向的重要实践命题,以此来引领世界构建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贯通全球、地区、双边三个层面,融合利益、责任和行动三项内容。该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共同体思想的创新性承续;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方面,通过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构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由于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分歧难免,对话协商是加强沟通,弥合分歧的有效途径。在经济方面,要促进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各国都参与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来,营造多赢的局面。经济环境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安全方面,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多重威胁,参与国际维和反恐的斗争中,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异,都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理应联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安全世界”的构建。在文化方面,文化是包容的也是平等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前提,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文化观上倡导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让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而非世界冲突的根源。在生态上,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良性生态体系,维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之一。它引领着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一带一路”等倡议,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论述更是亮点纷呈、立意高远,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国外交战略提升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在此,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中国外交在新时代将从六大方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发展新型国际关系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促进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深化和衷共济共创繁荣的周边外交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在国际社会也引起共鸣,中国外交的理念和实践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我们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阐述翻转课堂的起源,内涵,探讨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微课设计和开发的流程,指出微课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构建政府支持下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它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
为了实现光伏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Triz创新教育融合到光伏组件制备工艺课程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光伏组件制备工艺这门课程的专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新中取得成功,我们需要继续传承,转化和创新传统文化。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形象和门面,是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武隆是旅游大区和优秀旅游城市,武隆城市建设的水平是游客评价和衡量旅游发展成熟度及旅游经营水平的标尺.加快提
期刊
随着我国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参加生产运行及全方位的基层管理。这就要求在生产一线造就一批懂技术、熟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负重关节面的骨折,占胫骨骨折的3%~10%,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Pilon骨折系高能量外力造成,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其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而且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效
随着学前教育对幼儿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强调,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探讨了自主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