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办重大事件不仅给城市带来即时性发展,也逐渐成为城市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1999年昆明世博会在中国举办之后,全国各大城市争相举办类似事件,如2008年第29届奥运会、2010年第41届世博会、2014年第2届青奥会等,这些事件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社会各方资源得到充分整合,给举办地带来全方位影响,塑造举办城市新形象,而且还能迅速增加旅游者数量,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作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给上海乃至全国各城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长期的。研究上海世博会,明确世博会所带来的综合影响,不仅能给举办地充分发挥重大事件后续影响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对其他城市举办类似重大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现阶段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大事件综合影响力,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世博会的形象影响。基于报纸媒体报道内容的分析研究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具体分析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和旅游影响力的分布状况与发展演化;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等分析;通过ArcGIS软件,分析上海世博会影响的空间规律,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报纸媒体报道视角,上海世博会国内综合影响波及到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影响范围广。影响强度差异阶段性特征明显,影响强度区域集中于华东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直辖市),极值区在政治中心北京市以及世博会举办地上海市。(2)上海世博会报道内容主题广泛,媒体关注的主题焦点呈现阶段性特征,报道主题聚焦于展馆、城市、旅游、发展、创新、服务、科技等要素。世博会主题要素影响力大小阶段性差异明显,其中举办前和举办后影响力差异明显,举办中差异不明显。(3)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呈现时间变化分布规律。新闻报道篇数和篇幅整体呈倒“V”字型,举办中报道篇数呈现“U”字型,报道篇幅呈现不规则“W”型。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变化趋势也呈现倒“V”字型,旅游发展影响力呈“几”字型,整体上世博会影响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4)上海世博会对不同省市影响力大小不同,但不同阶段,无论是综合影响力还是旅游影响力,世博会影响力都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特别是北京,受上海世博会影响最大。(5)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呈现空间分布规律,但不完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第一,世博会综合影响力和旅游影响力呈现空间分布,但距离衰减现象不明显,整体上东部城市影响力大于西部城市;第二,1270km覆盖世博会绝大部分影响力,超过1270km,受到的影响力较小;第三,存在空间极化现象,对北京这个特殊城市而言,空间距离不是世博会综合影响力的主要因素;第四,世博会形象影响空间分布呈现东部沿海省市影响力小于中部省市的现象,距离较远的西部省市影响力也较小。(6)旅游者对世博会形象影响感知与世博会综合影响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与报纸媒体宣传力度相关性不明显,部分宣传力度大的省市,其旅游者感知偏低,而宣传力度小的省市,其旅游者感知反而较高,形成感知强度中心,这主要是因为报纸媒体不再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而受报纸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是旅游者对世博会形象影响感知易受近邻效应影响,并且感知内容具有针对性,个人主观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