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秸秆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生物炭在农田土壤固碳和调节氮循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微生物是土壤碳氮转化的主要驱动者,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还缺乏全面认识。以棉花秸秆及其生物炭为研究对象,阐明秸秆和秸秆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影响的差异;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秸秆炭的响应,探讨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的变化,为棉花秸秆和秸秆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7~2018年在长期定位试验站进行,设4个处理:对照(CK),氮肥(N,单施氮肥),秸秆(N+ST,氮肥配施棉花秸秆),秸秆炭(N+BC,氮肥配施棉花秸秆炭)。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分析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利用16s rRNA测序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通过宏基因组揭示土壤总体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及代谢通路对棉花秸秆和秸秆炭的响应。【主要结果】(1)单施氮肥(N)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氮肥配施秸秆(N+ST)和秸秆炭(N+BC)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较单施氮肥处理分别增加8.9%、16.3%和48.4%、24.8%。N+BC处理土壤无机氮以及有机氮组分中的非酸解氮、酸解铵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均显著高于N+ST,而N+ST处理酸解氨基酸态氮显著增加。(2)N+ST处理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值)最高,其次是N+BC,均显著高于N处理。N+ST处理显著提高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胺类等易降解碳源的利用能力,N+BC处理微生物对多聚物类、酚类等复杂碳源的代谢能力较强。(3)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N+ST和N+BC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均显著高于N处理。其中,N+ST处理显著提高溶杆菌属、类诺卡氏属、变杆菌属、Ilumatobacter菌属相对丰度;N+BC处理硝化螺菌属、RB41菌属、Haliangium菌属、H6菌属、苍白杆菌属、Vibrionimonas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溶杆菌属、类诺卡氏属、变杆菌属、Ilumatobacter菌属相对丰度与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胺类碳源代谢显著正相关;而硝化螺菌属、苍白杆菌属、Vibrionimonas菌属相对丰度与多聚物类碳源代谢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相对丰度占土壤微生物总体的96.98%,古菌和真核生物占1.20%。N+ST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细菌和真核生物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N+BC处理。N+BC处理古菌相对丰度高于N+ST。(5)宏基因组CAZy功能注释表明,N+ST处理CBMs、CEs、GHs和PLs基因相对丰度(参与碳水化合物降解)显著高于N+BC和N处理,但GTs基因相对丰度(碳水化合物合成酶)显著降低。EggNOG功能注释发现,N+ST处理碳水化合物转运代谢功能相关基因丰度显著增加,而氨基酸转运和代谢功能相关基因丰度降低。N+BC处理则显著增加氨基酸转运和代谢功能相关基因丰度。(6)KEGG碳氮代谢通路富集的差异分析表明,N+ST处理碳代谢通路富集显著高于N+BC处理,N+BC显著提高氮代谢通路富集。从碳代谢通路来看,N+ST处理显著增加三羧酸(TCA)循环相关酶基因丰度,N+BC处理提高了原核微生物碳固持相关酶基因丰度。氮代谢通路分析发现,N+ST处理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基因丰度显著高于N+BC和N处理,而N+BC处理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丰度均显著增加。【结论】棉花秸秆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碳源代谢活性,提高有机碳降解相关酶基因丰度,促进了土壤有机碳降解。棉花秸秆炭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提高微生物碳固持和氨基酸合成相关酶基因丰度,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氮的积累。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路灯作为城镇的标志,其需求量日益增涨,维护成本不断增加,对管理者要求也大大提高。目前市面上的路灯系统普遍存在着以下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J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但与之不匹配的是供电基建设施的不足和环境保护条件薄弱。目前,J地区的输变电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管理中,虽然制定了许多环境控
在MIMO-OFDM系统中,每个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都是多个发送天线信号的叠加,再加上多径的影响,使得帧同步比一般OFDM系统更加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MIMO-OFDM帧同步和载波频偏
近年来我国对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大,行业发展迅速。根据预测,到2024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产值将不低于14000亿元人民币。与传统建筑行业的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木结构
随着“十三五”计划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也一直保持着活力,这时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更是创新。企业想要进步,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创新的活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体验与获得的过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
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PSVT:R方法对选修机械制图课程的机械学院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了空间能力测试和分析,进而跟踪研究学生空间能力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