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路径下软土力学性状的试验研究及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分析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天津市区的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深基坑工程。对于这些重大的基坑工程,延用传统的以常规加荷试验结果为基础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是不合适的,因此,迫切需要引入考虑土体卸荷应力路径影响的设计计算方法,以指导设计和施工。另外,随着基坑规模和深度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城市环境岩土问题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对临近建筑物桩基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工程界的重视。因此,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天津市区基坑工程为依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试验需要,研制了能够满足试验需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精度和可操作性的应力-应变联合控制式三轴试验仪。 2.根据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主动区、被动区土体所经历的应力路径特点,按不同卸荷应力比确定试验方案。针对天津市区第一海相层粉质粘土,进行了一系列K0固结排水卸荷试验,定性地分析了基坑开挖卸荷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变。形特性,表明,天津市区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应力-应变曲线为双曲线形式,对于同一类应力路径试验可以用固结围压归一化。通过对卸荷应力路径下土体卸荷模量的分析,发现卸荷模量远大于加荷模量,而且随着应力路径和固结围压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数值计算确定主动区、被动区典型部位土体经历的应力路径,并以此作为试验依据,针对天津市区第一海相层粉质粘土,通过一系列特殊三轴试验、常规三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不同及其变化规律,表明土体的总应力强度指标与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常规三轴试验测得的内摩擦角明显小于K0固结条件下主动区、被动区排水卸荷应力路径下的结果,而各种试验路径下土体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基本相等,说明应力路径对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的影响不大。 4.以天津市区某基坑工程为例,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影响:发现了当排桩桩间距较大时,其后止水帷幕的水平位移可能大于排桩水平位移的重要现象;讨论了桩基和基坑间距、桩基刚度、桩头荷载和桩基顶部约束条件等对桩基附加弯矩、位移的影响,并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有关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政府开始逐步增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力求解决城市拥堵,加速东西部交流,大量高速铁路、公路开始运营,成为现阶段我国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各类
CFG桩复合地基基于桩与桩间土共同分担荷载的理念,具有施工快、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理论的研究也在实践中逐渐趋向于完善,但针对CFG复合地
充填与非充填通透裂隙是自然界中岩体结构面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三维通透裂隙扩展试验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岩体三维本构模型的重要基础。目前,与本次研究有关的成果比较少见,真实岩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不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旧建筑需要进行改造加固,改造加固的方法有很多,对这些方法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选择一个最优的结构加固方案。本文通
近年来,钢管混凝土格构式结构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外学者对拥有对称结构的双肢和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研究越来越深入,而对三肢圆形实心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研究内容相对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不同建筑功能区域的层高也有不同的要求。错层式是住宅以其空间高低错落有致,使用灵活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交通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严重不足的问题。针对重载交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四种沥青路面结构,通过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其内部受力
本文主要设计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形状记忆合金(SMA)-叠层橡胶支座(以下简称为SMA-橡胶支座),并研究探讨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分段隔震理论和隔震性能。首先,对形状记忆合金
结构连续倒塌是指由偶然荷载作用造成的结构局部破坏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导致破坏向结构的剩余部分扩散,致使结构整体丧失承载力,并发生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大面积坍塌现象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11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隔震建筑,在地下室顶板下共设置橡胶隔震支座52个,并且在大楼里安有强震观测台阵,该结构反应台阵从2005年8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