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密银花的不同品种,评价不同品种密银花的遗传关系及其药材的质量差异,为密银花的规范化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实地观察密银花的生物学特性,走访药农,确定密银花的品种;以密银花化学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密银花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密银花药材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采用 RAPD 分子标记法分析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密银花的遗传关系。
结果:1、对密银花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整理,明确了密银花的品种。
2、对不同品种密银花中的指标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密银花质量差异明显,为密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3、采用HPLC法建立密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确立了9个共有峰,以绿原酸、木犀草苷为参照峰。色谱条件为:以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Agilent ZORBAX SB-phenyl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梯度洗脱:0~15min乙腈比例(10%~15%);15~35min乙腈比例(15%~20%);35~45min,乙腈比例(20%~25%);45~60min,乙腈比例(25%~35%);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ml/min;柱温:35℃。运用上述方法对 11 批密银花药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药材的相似度均在 0.9以上,说明指纹图谱控制的物质群在药材中得以体现。
4、建立了适合于密银花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通过PCR扩增共从8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得到扩增条带6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1条,多态率达到83.61%。
结论:确定了密银花的栽培品种,明确了密银花药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保护密银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其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