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硅油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layer,GCL)和视功能方面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提高临床眼底病同道对于RRD患者硅油对神经节细胞和视功能影响方面的认识,主要意义为寻找硅油相关性视力下降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为硅油对RRD患者黄斑区GCL厚度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未波及黄斑区的RRD且符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硅油填充组)24例和对照组(气体填充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组给予玻璃体腔硅油注入,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无菌氮气注入,均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并比较两组的GCL厚度。结果:两组术后1周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视力略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0.844;对照组:P=0.618);两组术后1月视力与术前比较(观察组:P=0.038;对照组:P=0.031)及术后一周比较(观察组:P=0.042;对照组:P=0.033)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月视力与术前比较(P=0.053)、术后1周比较(P=0.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月较术后1月(P=0.044)、3月视力(P=0.029)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月视力较术前(P=0.030)、术后1周(P=0.027)视力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与术后1月、3月视力比较(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后6月两组比较(P=0.021),对照组视力显著优于观察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区域GCL厚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各区域厚度均有所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术后1月与术前比较,虽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区域:颞上方ST:P=0.144;上方S:P=1.000;鼻上方SN=鼻下方IN=下方I=颞下方IT:P=0.1000;对照组各区域:ST:P=0.068;S:P=1.000;SN=IN=I=IT:P=0.1000);但与术后一周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术后3月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区域:ST:P=0.199;S:P=1.000;IN:P=0.459;SN=I=IT:P=0.1000;对照组各区域:ST:P=0.152;S:P=0.477;SN=IN=I=IT:P=0.1000);但较术后1周比较,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观察组术后6月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对照组术后6月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术后6月较术后1月、术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值均为1.000);术后6月两组之间比较,对照组各区域厚度明显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1、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均发生相应变化,即两组术后1周较术前各区域厚度均有所增厚,术后1月较术后1周厚度均有所变薄;术后3月较术后1周厚度均有所变薄;而术后6月时观察组各区域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2、硅油可使神经节层厚度变薄,视觉功能降低;3、OCT可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