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的光谱辐射定标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光谱辐射定标是红外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发展新一代基于探测器的红外光谱辐射定标技术是目前辐射度学和定量化遥感的前沿课题。本文主要研究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的光谱辐射定标方法,以建立溯源至低温绝对辐射计的红外标准传递链,提高定量化红外遥感水平。   本文在详细论述卫星红外传感器的高精度光谱辐射定标方法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选择薄膜热电堆探测器作为光敏元件,研制出镀金反射半球结构的腔式热电堆探测器作为新型的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该腔式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探测器窗口反射对于定标合成不确定度的影响,而且可以实现本文提出的红外辐射定标光谱范围扩展技术。论文设计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器的红外连续光谱辐射定标系统和基于单色仪的红外宽光谱比较系统,经测试它们具有波段宽、精度高、稳定性好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应用这两套系统对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的连续光谱响应率进行了标定,其合成不确定度在0.93%之内。此项工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工作波段0.84-3μm、可直接溯源到低温绝对辐射计的红外连续光谱响应率绝对定标。同时研究了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的电替代定标技术,提出了常温电替代辐射计的设计方案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在研制高精度水浴黑体辐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红外标准辐亮度计的常温黑体光谱辐射定标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黑体等效辐射温度的高精度测量,为进一步发展适用于遥感器现场定标的工程化红外辐射定标方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因其易于实现的放电环境和能够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医疗、材料处理、环境治理等领域。本论文针对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光谱采集
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以脉冲形式向外发射高能质子束。尤其是在靶背法线方向以较小锥角发射质子束,质子束具有束源空间尺度小、脉宽窄、方向性好且花费
有限光束从光密介质传播到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实际的反射光束会在入射面内相对于几何反射光束产生一段侧向位移,该位移通常被称作Goos-Hanchen(GH)位移。对GH位移现
近十年来,因为铅的重污染和各国限制标准的出台,无铅材料蓬勃发展,人们先后研制出一批新型绿色压电材料。Li、Ta掺杂KNN(简称KNLNT)性能优越,是被关注、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压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和graphene团簇的熔化和预熔化性质,探讨了缺陷对碳纳米管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碳纳米管、graphene与金属、半导体复合体系的结构及
荧光共轭聚合物具有π-π*共轭体系和高度离域化的电子结构,使其具有显著的捕捉光的能力,良好的倍增光学效果,而且还具有“分子导线”功能,可以对荧光信号进行放大。阳离子水溶性共轭聚合物,与其他荧光探针(如量子点、小分子荧光染料等)相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低细胞毒性,同时由于侧链带有阳离子基团,使得它可以通过静电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生物分子结合,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检测、以
本文通过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和硒化镉团簇在外压下的结构相变行为,以及基于碳纳米管基础上的储氢容器。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
本论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第一性原理(LMTO)和线性响应方法研究MgCNi空穴掺杂材料的磁性和晶格振动分析,MgB薄膜拉伸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第一章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