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二氧化碳排放:基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尤其是工业产业异军突起,但依照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规律,其仍难以摆脱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传统路径,即对能源与原材料的需求与依赖性日益增强,环境约束与工业加速的矛盾日益突显。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降低污染排放的呼声的不断壮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必须主动地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这使我国陷入“经济高速推进”与“环境质量改善”的两难境地,垂直专业化分工作为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的解决是否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尚待研究。 本文分别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与HIY法度量了我国工业行业1997-2010年的CO2排放水平与垂直专业化水平。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是从产业间的关联性与循环利用性的角度,综合考察污染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仍在逐年上升,但在近几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HIY法是由Hummels (2001)提出,从进口的中间产品的角度,衡量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也呈现相似的趋势,虽然整体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相较于新兴市场如韩国仍有所不足。 然后,从产业结构、技术外溢与要素禀赋等层面出发探讨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的异质性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污染排放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分位点回归法(QR)与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得出,经济增长与 CO2 排放呈倒 U型分布,垂直专业化分工对CO2排放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具有不同特征与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工业部门,它们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行业的属性包括企业规模、能源效率、贸易开放度、资本强度、污染密集度、资本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垂直专业化程度等。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所得的结论,从行业的特征与产业布局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实施了“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对外开放增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我国的环境问题,开放的环境效应之争从未停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环境规制的角度,重新验证了开放的环境效应。为了更全面体现政府的作用,本文将政府的环境规制分为收入型和支出型两部分,并通过对相关理论模型的修改,在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和
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开始,现代融资租赁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初期融资租赁对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产业升级换代起到了举足轻重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虽然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一直以来为了减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国家长期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得我国城镇化率由
近来,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质的提高,我国企业选择认证来强化品质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已渐渐成为常态,但在绝大部分企业依据主营业务范围选择认证种类的同时,还存在少量企业所获认证
少糖、减糖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话题,根据Canadean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有51%的消费者认为糖对身体健康有消极影响,这也正是日前英国的糖税政策闹得沸沸扬扬的主要原因之一.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系列关于衡量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应运而生。200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综合发展指数(Comprehensive 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