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负摩擦力研究与工程应用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桩周土沉降大于桩的沉降从而引起桩上的负摩擦力。负摩擦力会引起基桩材料结构强度方面的问题和桩基沉降过大问题。本文从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几个方面对负摩擦力进行深入研究,并就负摩擦力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室内试验是研究桩基负摩擦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桩土界面处的剪力传递问题。通过对上海原状土与重塑土进行与结构材料间的界面摩擦试验,研究土与不同结构材料之间剪应力的传递。研究表明,界面剪应力可以表示为正应力及相对位移的函数,并对其中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探讨;得出上海各土层剪力传递函数中的具体参数,并对剪力传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现场实测是研究桩基负摩擦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对世界各地的桩基负摩擦力实测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与对比,探讨负摩擦力产生的原因、中性点的影响因素、有效应力法与总应力法的适用条件及系数取值、负摩擦力的消减措施与沥青涂层的效果,得出的有关结论对负摩擦力计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还对我国黄土地区桩基负摩擦力实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该地区负摩擦力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桩基负摩擦力的认识。 (3)以上海洋山深水港桩基负摩擦力实测项目为背景,对大厚度抛石条件下的港口桩基负摩擦力进行研究。这是世界首次对深水港桩基负摩擦力进行的实测,通过对上海洋山深水港桩基负摩擦力实测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这类桩基的负摩擦力发展规律。 (4)推导了层状土中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运用算例进行参数研究,从而探讨影响负摩擦力的因素;对群桩负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并运用实例对比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公式中的群桩效应问题也进行讨论;通过对已有的实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负摩擦力发展的两个阶段;并提出下拉荷载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运用实例进行验证:同时定义关系式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5)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单桩上的负摩擦力进行参数研究,并研究桩周土中有硬夹层存在时负摩擦力的变化情况,以及负摩擦力及下拉荷载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桩项自由情况下的群桩效应问题以及带桩帽的群桩桩顶反力的分布特点。 (6)根据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提出带负摩擦力桩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并提出负摩擦力单桩及群桩的沉降计算方法和带负摩擦力桩基的优化设计思路;探讨港口桩基负摩擦力的特点及削减措施。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简要的讨论。 总之,本文运用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多种方法,从多个方面对桩基负摩擦力进行研究,这种综合研究方法为桩基负摩擦力的合理计算提供依据,而且,通过工程应用研究提出了解决负摩擦力问题的实用方法,可以认为,这些方法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是土木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工程材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钢筋连接问题。《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了三种钢筋搭接方式:绑扎搭接、焊接和
结构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使所设计的结构在未来的地震作用下具有预期的可靠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可靠的结构抗震体系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对结构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三、四十年人们对建筑物消能、减震能力的提高已经做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果中最让人们引以关注的是“结构的保护系统”。人们跳出了增强梁、柱、墙刚度提
砌体结构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结构形式,在我国和美国应用都非常广泛。但由于砌体是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其受力比较复杂,所以砌体结构计算理论和构造措施大多来源于试验和长期工程
巨型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是由巨型的构件组成的简单而巨型的的桁架或框架等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与其他结构构件组成的次结构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体系。
学位
挤扩多支盘混凝土灌注桩是在原有等截面混凝土灌注桩的基础上采用仿生原理发展而来的,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单方混凝土承载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抗
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设计和施工无章可循等原因,部分已建该类桥梁的设计中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因素。桥梁病害在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着共同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耐火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成为住宅钢结构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梁柱连接节点是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目前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造型日益丰富生动,出现了大量有钢连廊连接多塔楼的高层建筑结构型式;这些空中钢连廊一般体量较大,型式也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