铽配合物偶联SiO2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分析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聚氧乙烯醚、正己醇和环己烷微乳液体系,用四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同步水解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以铽配合物为核、SiO2为外壳的核壳荧光纳米粒子。通过电镜、荧光光谱、荧光稳定性试验对纳米粒子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稀土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为球形,且粒径小(约50nm)、分布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圆润,特别是所得的纳米粒子能有效地防止荧光物质的泄漏,同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生物兼容性,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稳定的生物标记物,在生物检测领域得到应用。 其次,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纳米SiO2及磁性纳米Fe3O4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表面改性,改性后纳米粒子与铽配合物具有较强的偶合能力。同时,继续在复合纳米表面再包裹一层SiO2,稀土离子进入这种核壳复合型的纳米结构后,铽配合物的稳定性受环境影响明显减小,可以有效防止稀土离子与配体的离解。从而可以通过对纳米粒子离心分离或磁性分离而达到对稀土离子进行快速分离和富集的目的。实验显示,用此方法富集后,对于铽离子的检测限较传统荧光分析方法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可以达到10-9级。
其他文献
生长晶体在发展高新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本文选择掺铁TiO2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外最新技术研制
光催化技术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点,而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目前研究最多的光催化剂是纳米TiO2,由于它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活性点多,催
相图研究是物理化学和应用材料科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相图主要研究处于平衡状态或准平衡状态下,物质的组分、物相和外界条件的关系。获得了某种材料的相图,就很容易探索和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之为无形遗产,其包含的种类繁多,其中非遗舞蹈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文化的积累和实践中创造了较多的艺术文化,这些艺
Ti2SnC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可加工性、自润滑性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通过改变初始配料的组分及比
1、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原子配比(La+Mn/La+Mn+Ce)、不同温度焙烧的La-Mn-Ce-O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该制备方法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十六烷基三甲基
利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功能互补和协同优化来开发新型光功能材料,是十多年来功能材料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将具有优良光敏性能的(四-对羟基苯基)锌卟啉(ZnTHPP)引
目的探讨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在肛管直肠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85例临床诊断肛瘘患者,常规T1WI轴位,T2WI抑脂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冠状位,
CH3X(X=OH,Cl,Br,I)是大气燃烧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物质,其在大气中的化学过程及其循环直接影响着大气对流层臭氧的平衡;同时,CH3X(X=OH,Cl,Br,I)的单分子解离反应过程也是最基本的基元反应过
为了探讨地膜覆盖和不同施氮处理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辣椒-萝卜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