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从2003年在我国试点铺开至今已经过了十几个年头,随着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逐步加强,社区矫正已经成为我国刑罚执行的重要部分。但是缺乏顶层的法律制度和力量薄弱的执行机构,大大制约了社区矫正制度功能的发挥。同时,我国专家、学者对于域外社区矫正研究提出来的意见多偏向借鉴西方法治国家的经验,没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目前来说,比较缺乏接地气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社区矫正不仅需要国家力量的主导,还需社会的广泛参与。随着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至今已经接近两年,制订一部高质量、适合中国实践的社区矫正法已迫在眉睫。此既是构建刑事法律和政策的要求,也是构建我国社区矫正司法制度的基础。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社区矫正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发展沿革;第二部分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三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各自发展历史和矫正模式,通过对比找出域外主要法治国家社区矫正的共性与差异;第三部分首先论述了国内两大主流社区矫正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状况,再结合笔者所在的重庆市,对三种模式下运行的社区矫正进行思考研究;第四部分论述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监管力量方面的不足、矫正措施的不到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社区矫正存在问题的具体举措。就研究方法来说,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探研:一是文献资料收集法。本文以社区矫正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社区矫正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阅读国内外社区矫正相关方面的书籍、期刊、论文及国家相关政策等文献资料。重新解读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对我国实践中社区矫正施行层面存在的弊端和窘境,提出针对性的举措,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实现其惩罚犯罪与复归社会的特殊价值功能。二是实地调研法。笔者选择重庆市作为调查点,以镇街(社区)干部、居民、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收集相关社区服刑人员典型案例,从中发现社区矫正工作在实践中的有益成果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比研究法。通过对比分析,横向比较中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差别,纵向比较我国社区矫正“北京模式”、“上海模式”、“重庆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状况,分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司法实际,利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借鉴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