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70后新绘画”现象在中国当代油画中体现的视觉特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作为欧洲的传统绘画,在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从上世纪上半叶一批先贤到国外学习油画,并将其引入中国,到了五六十年代油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写实油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革十年,油画处于停顿或倒退。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我们有机会更多的领略油画的魅力。八十年代后,在中国的画坛上几乎将欧洲几百年渐进发展的多个流派样式在短短的几年里都有所演变,油画在当代的文化发展中是引人注目的。生于七十年代的艺术家们经历着全新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的时代给予他们丰富的信息和机会,于是追求独特的风格便成了艺术家们不可或缺的有别于他人的专有精神特征而别强调和夸大。对于出生在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创作,如何把握时代精神,如何从欧洲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如何表达个性,是大家都要面对的课题。本课题以美术学为“70后新绘画现象”的研究主线,以艺术心理学为切入点,辅以认知心理学、市场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对“70后”油画艺术进行多方面多层级的思考研究,归纳总结出“70后”油画艺术的题材范围和视觉模式、个性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为“70后”绘画艺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首先,本文对“70后”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70后”艺术的概念以及“70后”艺术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总结分析,了解“70后新绘画”现象的产生背景和原因。然后从中总结分析出“70后新绘画”现象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以利于后面“70后”油画艺术研究的展开。其次,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70后”绘画的题材范围和视觉模式进行认识与分析。通过对“70后”绘画的题材和模式的分析,具体研究了“70后”油画的视觉特性,同时对“70后”一些代表画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再次,本文研究了“70后新绘画”现象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通过艺术市场对当代油画的影响以及当代油画对大众文化形象的吸收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70后新绘画”现象的文化观念。最后,总结全文提出“70后新绘画”现象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论述了“70后”绘画的市场前景,并对其后续发展空间提出了新的展望和思考。
其他文献
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划时代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念和行动已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成为指导发展的战略首选。在作者长
利用天津近30年来的逐年电力负荷数据以及2002—2005年逐时电力负荷资料,分析了天津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天津电力负荷的
文章认为我国城镇已进入大扩张时期,今后若干年奠定的城镇格局将影响千秋万代,不失时机地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要全面突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正迅猛推进的今天,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作为一种更快捷、准确的交易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全面开展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高校也认识
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源。道教认为道化生天地万物后 ,也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中 ;基督教生态神学认为上帝既创造了一切 ,也存在于创造过程和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孙育玮笔者曾在1987年写过《“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一文,发表于《学术交流》杂志1987年第6期上。当时该文的基础观点认为:“法制”与“法治”是法学
期刊
<正>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物质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虽然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将乐县在要求确认为“中央苏区县”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其中最明确最清晰地昭示将乐县当年属于中央苏区范围,是中央苏区的一个行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co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