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加快,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保障自身利益和权益的诉求愈加强烈,公众对于参与司法活动表现出强劲的势头。走司法职业化还是司法民主化的道路,各界学者一直争论不断,但在分析清楚当前国家的政治和法制发展水平后,在现阶段坚持职业化与民主化的结合,共同发展,才是新一轮司法改革应该走的路线。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学科交叉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以新一轮的司法改革为背景,从正当性基础问题入手,梳理清楚公众参与司法活动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当前司法改革背景下公众参与司法面临的一些前沿问题,明确规划新一轮司法改革该走的道路。详细追问公众参与司法的合理性问题,让公众参与司法活动价值理念清晰明确,同时出于对司法公正公平的价值追求,必须对公众参与司法的正当性加以限度,保障公众有序地进行参与司法的活动。运用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外公众参与司法的模式以及我国陕甘宁“大众化”司法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我国现行参与制度的不足,尝试设计和规划我国公众参与司法活动的制度模式,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规划构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一方面着眼于公众参与司法活动的正当性、合理性,提升法律认可度,实现程序公正。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通过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拓宽公众参与司法活动的渠道,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