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控制、网络信息等技术的水平高低是衡量工业控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在针织这一传统行业领域中,自动控制、网络信息等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针织设备也不断向高效能、高品质、高稳定性的目标发展,这对针织行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端针织装备主要被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家族企业所垄断,国内的针织设备在机械加工制造精密化、标准化和控制系统自动化、信息化上与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控制系统层面上,国内很大一部分产品控制功能单一,网络化程度低,大都处于单机设备电气化控制水平,自动控制还处于开环控制状态,因此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差,直接影响织物的质量,同时也不利于联网集群控制。本文以针织圆纬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械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关键技术环节,并对比国内外现有控制系统的优劣,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扩展性强、稳定性高的控制系统,旨在解决单机开环控制发散失控问题,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织物的产品质量。首先,本文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几种针织圆纬机控制系统的优劣,并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提出了分布式结构系统。以人机交互模块为核心,通过并行或串行总线与其他各模块相互连接,协调执行,包括实时主控模块,主动送纱模块,恒张力卷布模块,无线及网络模块等。然后针对每一种机构装置现有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各控制模块的改进方案。针对送纱方式,设计以伺服电机为控制核心,将送纱方式从静态机械联动式送纱改进成速比可调的动态跟随送纱方式,从而提升送纱方式的灵活性;针对卷布装置,通过设计一种张力检测装置实时测量卷取布面的张力,实现对布面张力的闭环控制;针对无线及网络技术模块,在单机控制系统中引入RFID技术实现了基于无线网络的人机一体化电子考勤系统,并阐述了以GPRS或Wi-Fi网络实现机联网的实现过程。现场调试和工程应用的结果证明了这种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通过各个功能模块技术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圆纬机整机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对织物的品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